日記重新開啟56篇
2019年08月23日? 星期五 晴
【早起打卡】4:32前方浩浩蕩蕩 萬事盡可期待
【讀經匯報】蘭亭集序 王羲之5
早課收獲:
讀《易經》,讀《道德經》,每天堅持,這件事情做好了,生活其他方面也會變好。
我們不斷的去付出,夫妻之間我們不要去耗,我們要去包容,承擔,付出,支持,鼓勵對方,夫妻關系就會越來越好。
夫妻之間不要消耗對方,要相互成就,包容,理解,支持鼓勵對方。有輸入就要有輸出。只進不出,是貔貅。
最靠得住的感覺是,你是不是我最不可替代的朋友,這個是原則。你有一個這樣的關系,你是什么都不怕的,才能令對方長久眷戀。其實這很簡單,但是很難做。”
生活點滴:
如何用一個方程式解讀人生?(樊登讀書會線下活動)
今天應育恒書社陳紅的邀請去參加了在湖口圖書館舉辦的,樊登讀書會線下活動,三點鐘趕到,在圖書館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有程邦寧媽媽,沈坤媽媽,王奧博媽媽,小萌媽,俊吉媽,還有很多陌生的面孔,有來自兒童營養學的一位男性書友,還有老師,全職父母,做美業的...今天大家交流的話題是,稻盛和夫《活法》這本書。
三點過五分讀書會準時開始,首先大家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然后開始觀看視頻,內容是樊登老師對《活法》這本書的內容進行分析和點評,分享他在書中所看到的一些現象,并對書中重要的部分進行講解發表自己的見解,將近播放到40多分鐘的時候視頻暫停了下來,主持人讓大家分享,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
通過大家的分享,注意到大部分人的關注點都落在了人生的一個方程式上。
《活法》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這個公式中,人的能力有大小,熱情度有高低。但是都可以從0分到100分的幅度打分,而思維方式,就有正有負,可以從負100到正100的范圍打分。
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他有能力但熱情不高,分數就不高,結果就不好。
相反,如果他能力相對不強,但他因為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發奮努力,在人生和工作中充滿熱情,那么,這樣的人取得的成果就會遙遙領先那些有能力的懶人。
而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因為它有正負。
其中還有一位大二的理科學生侃侃而談,他說思維決定一切,思維能給我們帶來改變,,老板和員工的不同之處也是在于思維模式不同......非常贊嘆這位大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更難得的是他能夠來參加這樣一個活動,一個大二的學生能夠有這樣的自主學習精神還是令人贊嘆的。
當大家都在分享人生的這個方程式,分享思維的重要時,我的心里迅速想到的是我們在學習《易經》時總結歸納出的易經十大思維:一、陰陽思維;二、變化思維;三、五行思維;
四、八卦思維;五、六十四卦思維;六、看象思維;
七、發散思維;八、定向思維;九、全息思維;十、守貞思維。
這十大思維,我們只要掌握三種以上的思維方法,就可以安身立命;掌握七種,就可以小成人生;掌握十種,就可以無敵于天下,成就圣賢萬古不朽的事業。
而當我們遇到任何困難或人生的命題、挑戰時,均可以用此十大思維方法逐個套入進行思考,人生將會因此不再迷茫。
只是大家都明白了思維的重要,那么如果來讓思維更加直觀的表現出來,又如何去掌握到這些重要的思維方法?又怎么去把這些思維方式落實到我們生活中?呵呵,不知有人思考過沒?
。
聽樊登老師對《活著》這本書的介紹和分析講解之后,我也在思考我的人生又該如何選擇何更好的活法?
有使命的人生才更有意義,這是我找到的答案。
在分享過程中,樊登老師多次稱贊了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正好前段時間看過松下幸之助的一本書《越勇敢越年青》書中的很多觀點都與之同頻,隨著樊登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可怕”二字卻呈現在我眼前。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在讀一本書時,文字只是載體,而我們更多的是看到背后這個作者的思想,猶如我們交朋友一樣,喜歡一個人,愿意與其成為朋友,并不是因為這個人的長相如何,而更多的是因為在一起有共鳴思想。
所以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在他們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中國文化對他們的影響。“可怕”就在這里,因為他們把我們的文化學好了,用好了,然后去建設自己的國家。而我們在評論他們,分析他們的思想時,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這些思想是源于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現在反過來卻要去向他們學習。這就是日本人的厲害,能夠把外來文化學到極致,用到極致,這種精神不僅是我們要去學習的,更要去反思的。
國際右腦開發專家、日本教育學博士七田真,
被譽為“日本的愛因斯坦”的湯川秀樹(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湯川秀樹,七田真,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去追尋他們的成長軌跡就會發現他們是受到了中國孔孟之道的影響后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我非常佩服這些日本人,他們能夠把這些外來文化拿去學習并用到到極致。
所以當我能看到這些優秀的日本人的特有思想的時候,就在思考,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的成長不但有才華,而且有思想,我想要獲得這樣的能力,要想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不僅是優秀的人才,更要是優秀的人物,必須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去學習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
“誦讀經典,讓我找到了今生的使命;
養正一個孩子,興旺一個家族,是我們作為一名母親的使命;和諧一個家庭,影響一片鄉鄰,是我們作為一名妻子的使命;
弘揚中華文化,傳承國學經典,是我們作為一名中國人的使命!
我作為一名妻子、母親、老師、朋友,鄉鄰.....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更多人能夠意識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和意義。
也愿更多的中國人來關注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我想這就是我今天參加樊登讀書會最大的收獲,就是對自己選擇的活法,更加堅定了。
感恩天地,感恩圣賢,感恩一切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