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為何一定要抄作業?】
士兒
寒梅的世界,一番風信①,楊柳未覺青②。
更紅稀綠暗③,愁草難敵,新舊雨凋零④。
風云變幻,覺衣單、繚亂啼鶯。
雞犬聞、漁舟唱晚,識柳暗花明⑤。
無聲。西江水遠⑥,泄水枯池⑦,記晨霜踏徑⑧。
兒女繞、燈前夜語,不再傷情⑨。
故園桃李春花在,云鶴待、天氣新晴。
重踏葉、歸心在滿庭風。
箋注:
①一番花信:《清波雜志》卷九《花信風》:“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此處借指疫苗就像花信風,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還不能達到整體防護的效果。
②楊柳未覺青:源自晏殊《辛春日詞·內廷》:“春色漸濃人未覺,玉階楊柳半青青。”借指農村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及時發現疫情,而身處疫情的人們也沒有閑情關注外界的變化。
③紅稀綠暗:農村醫療服務網點不足,設備設施不夠,將來需要除此隱患。
④新舊雨凋零:新舊雨,指新老朋友。杜甫《秋述》:“臥病長安旅次,多雨,…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此處借指一個村即使封住了,村民也能互相走動,地域太廣,很難有效管控,導致傳染加劇。
⑤識柳暗花明:源自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借指專家對農村實際情況的了解,并提出具有創新力和適應力的措施。
其中,創新力包括利用各種不同的資源尋找新奇的想法;采用全新的方式解決問題;產生新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用新角度,敢于冒險。適應力包括靈活地處理多種要求,有可改變的優先順序,變化迅速;調整自己的反應和策略以符合不斷變化的環境;看待事情時比較靈活。(丹尼爾·戈爾曼,《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⑥西江水遠:源自《莊子·外物》。莊子講了一個故事,說一條鯽魚懇求路人(我)幫忙用斗升之水來救救命。路人卻讓鯽魚等他去南方游說吳越兩國的國王,然后引出西江之水來救命,鯽魚聽后氣得臉色驟變,憤怒地說:“我失去了經常陪伴我的水,已經沒有安身之處了。我只要得到斗升之水就可以存活下來,你卻說出這樣的話,還不如早點到干魚店里找我”。此處為了駁斥那些動不動就指責河北不抄湖北作業的論調。
⑦水泄枯池:借指人離開后,疫情下的各村莊進行徹底的消毒。
⑧晨霜踏徑:2萬左右的村民從早上就開始在路邊等待,只要有位就可以上車。
⑨燈前夜語,不再傷情:借指隔離點有溫馨的設備設施,還配有心理醫生。
提醒:朋友們可對照查閱本人另一公眾號“平地起驚雷”的《為何一定要抄作業》,可能會有更多的啟示。
備? 注
1、此詩詞押中華新韻,畢竟新時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詞匯。按周邦彥的《渡江云·晴嵐低楚甸》》格式填詞。
2、圖源自網絡搜圖。若有侵權,麻煩聯系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