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一的那個暑假,天氣異常悶熱。父親黑夜上山尋牛,回家突然發現背后跟來了一只大狗,善良的家人留下了它,從此住在我家不走。大狗通體淡黃色,我們都叫它大黃。
大黃記憶驚人,分得清家人、親戚和常來的朋友,從來不會出錯,唯有對陌生人狂吠追逐,卻也只是撕爛別人衣褲,從不咬傷。晚上恪盡職守,隨便什么時候有任何動靜它都會驚醒相告。它還能通過吠聲的急促長短大小告訴我們動靜的危險度。猶記得有一次,大黃狂吠不止,上竄下跳,母親開了房燈后它聲音逐漸減小。第二天一早就聽說隔壁院子里來不及進倉的糧食袋被背走了,而我們家堆在墻邊的糧食袋安然無恙。
父親晚上守桑田,大黃一定會跟隨。有時候,父親甚至可以放心的回家睡覺。家里有人上山或外出,走不到十步,你就會神奇的發現,剛剛還不見蹤影的大黃突然間就出現在你的身旁了。大黃的善解人意,盡職盡責,讓我的父親感慨了很多次,總是在感慨的時候自言自語:它怎么就跟我來了呢?怎么就這么通人性呢?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好狗!這十里八村也沒有狗比得上大黃!
而我們孩子更喜歡和大黃打鬧,但見大黃白天晚上都沒睡覺,又開始擔心它的身體,吃飯的時候都把好吃的偷偷丟進大黃的飯碗里。要在以往,把難得一吃的肉喂狗,總要被大人訓斥。而對大黃,他們都假裝沒看見。母親喂它飲食的檔次也提高了不少,總是說:我們家大黃乖,比一個人還值當!
而大黃呢?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它從不會眼巴巴的守在餐桌邊,都乖乖的呆在它的狗窩里。這一點尤其引得來我家走親戚的客人交口稱贊。就這樣大黃慢慢成為我們家的驕傲,任誰一時半會看不見大黃,都要問:大黃呢?大黃呢?
我讀高中,要獨自一個人走16里的山路。山路就沿著高高的山脊,一直蜿蜒到我的學校。父親每次送我,就只能送過我家到山頂的那一段背陽的昏暗山坡。走在路上,兩邊望去,層巒疊嶂,莽莽蒼蒼,綿延到天際。看得見的人煙的,就只有山對面半山腰的人家,也那么遙遠而渺小。
我每次周末返校也大多是快傍晚的時光,即便間或在山上有砍柴的人都已經收拾歸家了。山腳下裊裊升起的炊煙,待飄到山頂,已絲絲縷縷,若隱若現。偶爾遠遠的看見一個人影,我都會狂喜一陣子,加快步伐,緊往前趕。
自從大黃來了,我的上學之路就大不一樣了。大黃不粘人,總是保持在我前面10米左右的距離。那么安靜的山頂上就一人一狗,我倒是很希望它粘我,我就可以和它說說話、逗逗趣。可大黃太紳士了!!經常都是我氣急敗壞大聲叫它,它才停下來回頭望望我,于是我就趁機跑幾步,上去抱著它的頭,揪它耳朵,搖它的爪子,一連聲的質問它:為什么不等等我?!為什么不等等我?!一直到我解氣為止。大黃從不會因為我弄痛了它發狂,就那么傻呆呆的看我鬧夠,然后又往前跑。當然我也不舍得弄痛它,不過這鬧鬧很有用,第二次它離我的距離就要近了些。我便一次次玩著這個把戲,希望它把距離變為0,我們倆排著走。可三番五次,終究是我敗下陣來,它的距離大約在5米,就打死不變了。好在,在我歇腳的時候,或者某個幽暗的叢林傳來異響的時候,它會主動跑回來站在我身邊。可逗弄它的小把戲,我玩得不亦樂乎,大黃也基本次次配合。我們倆就這樣打打鬧鬧一路走著叫著,原來一個人走山路的害怕與漫長,變得愉快而短暫。
到了人煙沸騰的鎮上,離我的學校也就幾百米了,大黃會在它的距離——5米左右,望著我站一分鐘左右,然后立馬轉頭回家,程序從不會顛倒混亂,哪怕它身邊車馬喧囂。
后來上了大學,快到家的那個山嘴,遠遠的總會看見向我飛奔的小黃點。大黃對我的歡迎也非常君子,哪怕很久不見,它也不會像其他的狗狗,一下子就狂熱的撲上來,而是跑到我面前,立馬剎腳站穩,亮睜睜的抬頭望著我,尾巴掄起了風。我抓起它的爪子,鼓瞪著它的大眼睛,用頭蹭著它的頭,興奮的使勁搖晃:“大黃,大黃,我回來了!你有沒有想我啊?啊?啊?啊?……”大黃又只會傻呆呆的等我鬧夠,一起回家。
突然,大二的寒假,沒見著大黃。眾說紛紜,有人說它自己就走了,就像它來那么突然。有人說,看見鄰村有人打死大黃吃了肉。也有人說,它和一只花白的流浪女狗狗走了。
我的傷心不能自抑,有時間就去守著它的小房子發呆,我努力的回想它的模樣,恨自己為什么從來不帶它照個相。大黃,大黃,你去了哪里?!
每一個假期回家,每一封家信,都要問問大黃的下落,期望它有一天奇跡歸來。
很久之后,我們慢慢接受大黃消失的現實。可我拒絕殘忍的第二種結局,也不相信忠貞的大黃突然就見色忘親。它那么神奇的來,又猝然的離開,我相信它是專門為陪我孤寂辛苦的高中生涯而來。那么長而崎嶇的山路,一個女孩子背著幾十斤行李孑然行走,有害怕有委屈有傷感有自憐有脆弱,而大黃讓那段原本有些灰暗苦澀的求學之路,有了溫柔堅持快樂的亮色。大黃,大黃,它定是只為陪伴我而來。
一定是的。
很多年過去了,經歷過幾次親人生離死別的我,想起那樣的大黃,依然想念,依然憂傷。后來遇見許多和大黃一樣長相的狗狗,甚至養過一只也叫大黃的狗,可都不是大黃,曾經的大黃,真的沒有了。
很多緣分,很多相逢,很多離別,猶如一根根骨刺,隨著時光嵌入血脈,歡喜或悲傷,都無法剝離。而那么多的失去,讓我們更懂得珍惜與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