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的企業越來越難留住人才?
最近一個做HR的朋友跟我說,快年底了,好多人都有辭職的意向。大家嘴上都喊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可是小編認為,這個時候辭職的無非就兩個原因:
1、錢少
2、就是不想干了
那些找著各種理由跟你辭職的,是想跟你留點面子,不想說他已經對你失望透頂,作為管理者,你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自己?也許你會說“我已經給他開了不低的工資,他還是想走就是好高騖遠!”可是你忘了,工作是為了生存,生存都有問題何況生活?擇業的標準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待遇和環境。待遇呢,不用我說了。環境是分很多種的:
1、工作環境
辦公室的環境是很能影響員工的情緒的,試想,一個干凈整潔,四處都是綠色植被,同事之間說話輕聲細語,不會因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的辦公區,做起事來是不是會更加輕松?還有一個呢,四處堆放雜物,每天早上彌漫著韭菜盒子的香味,不同部門的經理總是會因為一個問題就臉紅脖子粗,你的思緒 和情緒也一定是會受到影響的。
2、地理位置
很多人找工作的時候特別看重公司是否在地鐵公交站周邊,上班是否方便。
3、各項福利
這個福利除了基本的五險一金這一類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比較關注的是其他的,比如說有沒有集體旅游這樣的。
人員的流失是必然的,那么管理者應該如何有效防范呢?筆者認為:第一,企業管理者在確定薪酬時,除了內部的比較,還要對同行業進行分析比較;第二,公司內部考核的公平,如果所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那么他想要跳槽也是很正常的;第三,員工如果根本看不到公司的前景,他又怎么會有工作的勁頭!肯定總是想著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去哪能發揮自己更大的價值!
在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同時,希望能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員工的離職,并非所有的原因都在管理者這邊。小編之前認識的小A,一開始的平臺就比大多數人好!他在一家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上班,后來跟著當時的老大跳槽到一家創業公司,由于之前的公司分工明確,小A平時也只是做些簡單的瑣事,來到這家創業公司之后呢,什么東西都要學。大多數人的話肯定會好好把握這種學習的機會吧!奈何小A并不這樣覺得,做了不到三個月之后,小A 靠著之前在那家大公司上班過的履歷和在創業公司老大交給他一部分的東西,小A很快找到了工作,工資也比之前在創業公司高了許多。好景不長,小A新公司的老板很快發現了問題,他只知道部分很淺顯的問題,每次有什么問題要往深處討論時,小A都說不出所以然來,沒過多久便找理由辭退了他。
我們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要求員工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妨給予他們更多的空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形式的離職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留人的辦法很多,留心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