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陽關曲
辛丑之秋,桂月之中。明月公出,旅居陽關。望西域之荒涼,惜玉盤之孤寂。感古賢之離愁,作傷別之怨曲,謂之:
唱陽關,道涼州,遙望黃河水歸鄉。
羌笛亂,楊柳停,忙趁秋風寄鸞凰。
未經傷離之景,卻作矯情之曲。皆因愛讀:
西出陽關無故人,揮手別去班馬鳴。
不料,現實打臉何其快,昨日歸鄉今日別,正可謂:
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
內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
02 真別離
今日晨鐘響,微信如山震,鈴音亂我心,隱隱若有失。顫手輕滑屏,但見不櫛言:
“明月兄,可有空,蘭詞尚未細琢,別期卻已臨近,兩年與世隔絕,不知成何模樣。”
震驚之下,忙送舊文,慌亂擇言:
“人生在世,太多非此即彼之選擇,而與眾不同者,擇其難也,佩服!”
“明月此言,折煞我也。”
微信之上,贈新寫《赤壁賦》感言一文,道:
“未盡之文,先予讀之,愿我們都有蘇子般豁達的處世心態。”
“嗯,詩詞人不服輸不逐流。”
當今時代,交通有高鐵飛機之便利,通訊有電話微信之高能,不曾想,竟有數年難見之情景,可謂真別離。
你我未謀面,卻生別離情。
03 聞初音
是夜戌正,首通語音,初聞其聲,傾蓋如故。雖未曾謀面,卻能傾心言。
“人生在世,唯愿精彩,有此選擇,無彼可能。面對自由暈眩,多數擇其易者,而你擇其難也。”
“及桃李年華,方思考人生,忽覺責任落于肩,頓感無奈浮于胸。我能放手博,幸家有姐弟。但我所愿,知其世故,而不世故,唯此選擇。”
心下暗忖,你這條路,何嘗能擺脫世故一詞。
“送羅曼羅蘭一言: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又夸其作:詩如太白,瀑布垂地三千丈,詞似東坡,明月如霜幾時有。
“別捧,怕摔!”義正言辭,不容我辯。
繼而道出淵源:"對古詩詞之愛,自元曲賞析書。啟蒙讀物,拼音在列,高中大學,同學皆笑,以異樣目光視我,但在我內心,此書為我師。”
我也道出我與詩詞之前后:
“我為理科生,自小厭其文。年近而立重讀詩,方恨當年不解情。有詩為證:
再學詩詞
年少不知風雅好,而今再閱對人夸
蘇辛詞句皆能誦,李杜詩篇肆意答
上攬青天之皓月,下嘗醉意自梅花
塵心慵懶尋歸處,且向書間再覓她
詩詞之愛,甚為小眾,然小眾之愛,曲高而和寡。大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登臨高處不勝寒之感。”
你我任重,踵事增華。
省略千字,隱匿蹤跡……
04 曲終散
普天之下,無不散之宴席,無不斷之通話,送君千里,終有一別。
于至高處,于情深時,戛然而止,慳然而斷,互送別詞,盼緣相聚。
“把盞醉明月,飛蓬翔遠方!”
“舉杯!靜候君好音,詩人永不老,赤子心常在,高處相逢再和詞!”
管鮑相知,能結忘形膠漆友,藺廉有隙,終為刎頸死生交,你我未見,已成天涯比鄰人。
四岳之間,雖難相見,天涯海角,縱遠何妨。
唯盼高處相逢,靜待數年之約。
05 人盡望
感其言,良久立,舉頭望天,皓月當空。
忽憶一詩: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最難是,才相識,便分離。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文|明月
辛丑之秋,八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