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理解老師,就是愛我們的孩子!)
今天去接涵涵放學,他們班主任的嗓子還是嘶啞著的,回來看到老師的朋友圈,原來這幾天她一直在打點滴。
跟我一個在幼兒園工作的朋友說起這事,她說:“這其實很正常,我每次接新生,喉嚨都要嘶啞一個月!”
她說的云淡風輕,我聽的卻是五味陳雜……
之前我是教師家屬,我的爺爺和姑姑都是老師,我從小就感受著老師的責任和辛苦,以及他們被尊重被理解后的欣喜。高考后填報志愿時,爺爺一直希望我也做一名人民教師。可我卻不肯,倒不是怕辛苦,而是我的性格不適合。
如今我是一名家長,有一次跟涵涵他們老師聊天,說起我朋友他們幼兒園老師頻繁更換的問題,她說:“其實,幼師這個職業真的很累,能夠堅持在這一行干下去的,都是真正愛這份職業的!”
很多90后的幼兒園老師,自己還是個孩子,卻已經成了30多個孩子的媽媽,特別是新生入學的時候,孩子哭的那叫一個傷心,真的是要一個一個不停地哄。懷里抱一個,手里啦一個,眼睛看一個,身邊還圍了好幾個。
涵涵剛上托班那會兒,老師怕家長不放心,一邊看孩子,還要一邊給家長群里發小視頻。而拍照和小視頻又是個考驗耐性的技術活了。生怕沒有拍到哪個孩子,家長心里不樂意。有時候看到家長群里那些質問式的語氣,我心里都感覺不舒服,何況被質問的老師?但她們還是耐心去解答。
最初孩子上幼兒園時,家長群里最常見到的消息就是“老師,記得給某某某多喝點水”“老師,幫忙把誰誰誰的外套給脫掉”“老師,我娃怎么看著不開心呢?”
其實吧,如果你去幼兒園做過義工,你就會發現,從每天早上開始,老師的一天就跟打仗似的。要教孩子唱歌跳舞、要看著小朋友們吃飯,還要哄著孩子們睡覺。等寶寶們午睡了,他們也許還沒顧得上吃飯,吃完飯還得趕緊備課,做手工之類的,等孩子們放學了,她們累的都嗓子冒煙,幾乎一句話都不想說了。
至于穿脫衣服,喝水這些,根本用不著我們說,她們自然就會做的。而且我覺得與其提醒老師,不如囑咐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能做到的,可以讓娃自己請老師幫忙。
涵涵他們老師就說,她回到家后,累的都不想抱自己的孩子了。而且這還是正常情況下,不正常情況下,他們放學后還要接受培訓,還要做手工,畫畫,整理寶寶們的照片,填寫資料等等。
有的老師甚至在半夜還會收到家長的求助信息,比如“老師,我娃發燒了,怎么辦?”之類的。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位幼兒園教師寫下了這樣的話:
我就是一名小班幼兒教師,開學的第一天,早上6:00起床,7:20分到幼兒園,早餐還沒吃趕緊拖地,擦區角各種忙,總想給孩子到新班級一種干凈溫馨的感覺,班級30個孩子,一天很忙碌,幾乎沒時間休息,午休哄完一個兩個三個新來的寶寶,然后起來洗毛巾,拖地。另一個老師看著,下午起床喂一些不吃飯的寶寶,真不吃泡奶,尿褲子換褲子,吃完整理,給他們擦臉,稍微有點空給孩子一個個剪指甲(發信息給家長讓家長在家剪還是很多當沒聽到,沒辦法,自己剪)整理衣褲,接送門口被家長堵滿,你一言我一句,回這個一句那個一句,就怕沒回答家長想多,下班拖地回家,吃也不吃澡也不洗倒頭就睡,其實我們最想聽的就是一句:老師,辛苦了!不要把我們當神,有時候我們也有小脾氣,也會難過,不要對我們冷言冷語質問一樣,我們希望和家長像朋友一樣溝通!
是啊,想想我們自己一個人帶一個孩子的那些日子,每天是不是過的像打仗似的。想想我們是不是都沒有勇氣去生二胎,想想那些周圍生完二胎的朋友,她們每天過的多么辛苦。
而有時我們很好理解當媽的不易,卻難以體會老師的辛苦。其實,她們很多時候做的工作跟我們是一樣的。而且她們要面對的是30多個孩子。
有一次涵涵跟我說:“媽媽,我中午睡醒了,咳嗽了兩聲,小劉老師趕緊幫我倒了一杯水。”孩子說這話的時候,聽得出來她是滿懷感激的,而我的感激更甚,因為她幫我這個媽媽很細心地在照顧著我的孩子。
還有一次,我去學校送東西。有個孩子拉了一褲子,弄的滿身都是。他們的張媽媽用濕巾先把那個孩子擦了一遍,然后又打水洗干凈。另一位老師則是很快就把孩子的褲子洗干凈了。想想如果是我們,有幾個人能夠做到這份上呢?不要說這是他們的工作,他們可以不選擇這樣的職業。就像醫患關系緊張的今天,選擇兒科醫生這個職業的人越來越少一樣。
作為家長,熊孩子不聽話時,我們允許自己吼叫,甚至打罵。但老師只能忍著,因為,無論出于什么原因,家長在乎的只是孩子被老師打的結果。
?所以,請理解和支持你家孩子的老師吧!只有理解、支持、尊重、配合老師,他們才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她的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照顧我們的孩子。尊重孩子的老師,就是愛我們的孩子!
提前祝愿所有的老師:教師節快樂!給你們道一聲辛苦了!
【更多實用育兒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我們仨(qinlingyewei521),我們推崇接地氣兒的育兒理念,傳播最實用的育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