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氣不錯,跟好友相約,去登封市一日游,那里有千年古寺——少林寺,還有我國著名的四大書院,其中之一的嵩陽書院。
因嵩陽書院離市區不遠,我們先去參觀嵩陽書院,因為不是周末,游客不多,優美的古箏聲,不時的傳入耳中,淡淡的迎春花香也撲鼻而來,顯得書院更加的莊嚴肅穆。
嵩陽書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高等學府,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嵩陽書院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筑性質,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
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位于嵩山太室山南麓,北魏時期建立,起先是個佛寺,叫嵩陽寺,隋朝時改為道觀,宋代才改為書院。嵩陽書院有不少大咖講過學,如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朱熹、李綱等,因此才能脫穎而出躋身四大書院之一。其建筑大多毀于戰火,目前的建筑多為清代以后重修的。書院布局為中軸線五進院落,從進入高山仰止坊開始,依次為先圣殿、講堂、道統祠、藏書樓。
先圣殿內正中有孔子塑像,東西有孔子四大弟子的畫像石碑,東為顏回和曾子,西為子思和孟子。
門的兩側懸掛了很多祈福牌,有家長為孩子祈福的,還有些大學生為了能考研順利,而寫的祝福語。
書院的古跡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石”,即石碑,主要有唐代的大唐碑,東魏的嵩陽寺倫統碑,以及明代的《登封縣圖》碑。
還有一類就是“樹”,主要是“三將軍”柏,這是三顆漢代的柏樹,因被漢武帝封為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故得名“三將軍”柏,但目前只有“大將軍柏”和“二將軍柏”還存活。
據說:漢武帝劉徹于西漢元年封(公元前110年),游歷嵩山時,見此柏樹非常高大,一時高興,將其封為:“將軍”,是中國最古老的柏樹。人稱“原始柏,”在國內外享有勝譽。
據專家考證,此樹齡已有4500年以上。
大將軍柏已嚴重傾斜,但樹干還很完好。當管理人員看到我好奇的圍著它,轉來轉去找介紹的時候,他告訴我,這棵是大將軍柏,因為能再生長的空間太小了,無法用別的物體支撐。
二將軍柏的樹干已經空了,用別的物體支撐,造型也更加好看。
詩曰:“書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猶記故宮名。虛夸妙藥求方士,何以青莪育俊英?山色溪聲留宿雨,菊香竹韻喜新晴。初來豈得無言別,漢柏陰中句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