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時期,流行過釘子鞋、白網球鞋,父母也給買,然穿得最多的還是母親做的布鞋。
棉布的、燈芯絨的,黑色的、紅色的,系鞋帶的、有松緊帶的,因為長個頭的年紀,腳也長得快,上半年還能穿的鞋,下半年就頂著大腳趾尖了,我記不得穿過多少雙布鞋。幼時,淘氣,常常不好好走路,左腳蹦著走,右腳就拖著鞋尖一路滑行,覺得這樣很有趣。
有一次又在稻場上這樣作樂,被母親責怪:你怕鞋子不得壞嗎?我吐吐舌頭,頓時明白為什么每次我的布鞋還是半新,前面卻已禿頭禿腦,欲破未破的樣子。
后來為了盡快穿新鞋,我故技重施,蓄意破壞,加快舊鞋犧牲的速度。等到我目睹了母親做鞋的過程,臉紅且十分心虛自責。那天秋雨綿綿,我不能出去玩,守在家里,看見母親坐在窗戶下面的竹椅上預備冬天的棉鞋,這樣的情景在晚上是常見的,只不過眼睛忽略了而已。
厚厚的鞋底,一針又一針,頂針是無能為力的,她試了幾次只得放棄,找了尖嘴鉗子來幫忙。用頂針把大頭針頂過厚鞋底,就再也推不動了,翻過來,再用牙齒把針尖拖出來一點,最后尖嘴鉗子一把拉過針和線。如此反復,納一只鞋底,是需要好幾個鐘頭才能完成的。
鞋幫子鋪上雪白的棉花,她鋪的時候一點點捋平,讓棉花均勻地鋪滿每一寸地方。她說:寒從腳下起。在教室里,腳暖和了,身上才是熱乎的!
雨天或是雪天,不能穿做的棉鞋,只能著單薄的黑漆漆的雨膠鞋。母親也是有辦法的,冬天怕凍壞腳,把我按在椅子上,從腳底到腳背,裹上從舊棉襖里拆出來的棉花塊兒。腳背上的,就會選一塊大的完整些的,然后把我粽子一樣的腳塞進雨鞋里。我坐著,她蹲著。我心煩意亂著,她樂此不疲著。
記得父親有許多小說,比較大的書本是《今古傳奇》,里面夾雜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鞋樣,我的、妹妹的、父親的、外公的、外婆的、小姨的、她自己的┄┄。我們小孩的鞋樣每年都要變的,她有時也去找別人剪鞋樣,也有別人來找母親剪鞋樣。小學沒有畢業的她遇到新的樣式,還得請讀書多的人幫助剪出來,然后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夾在書本里。
小學時我字也認不得多少,卻喜歡翻大人的書看,母親就叮囑我:別把我的鞋樣搞丟了啊!很稀罕的表情,就照著這個紙片片,能做出一雙鞋來?這在我看來一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暖陽高照時,母親會在門口糊襯,也就是準備鞋底和鞋幫的材料。把平日洗凈收拾的舊床單、舊棉布抱出來,用湯圓粉、米粉打成漿糊,一層層把布糊在廢棄的門板上。等到日頭把它們曬成一片硬殼時,整個嘩啦啦揭下來,卷起來待用。
姑媽住在我后來求學的城里,讓母親給她帶一卷襯,閑暇時她也做幾雙鞋。哪知一上車就暈得人事不知的我轉車時忘記了,到學校給母親打了電話匯報情況。我以為丟了就丟了,又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但她后來騎自行車去了七八里路之外的始發站,硬是一輛車一輛車詢問,找回了那一捆襯布。
94年秋天,步入中學。母親給我置了兩身新衣服,蕾絲的花邊衣領,拼接的印花圖案,款式很時新。腳上是一雙簇新的寬口黑色燈芯絨布鞋,我都不忍心踩在地上。
母親做的鞋無可挑剔,滾邊恰到好處,鞋帶上的兩根白尼籠線,可以系成一個纖瘦的蝴蝶結,走路或者跑起來,兩只蝴蝶就在腳上栩栩如生。鞋底一個針腳一個針腳的間距量了似的,像一粒粒白芝麻嵌進布的紋理里。雪白的絲襪配黑色燈芯絨的新布鞋,一低頭就是滿心的歡喜。只是走在鄉間的土路上,白芝麻很快就變成一顆顆灰芝麻、黑芝麻。
初中第二個學期,泡沫鞋底問世,母親省了許多納鞋底的時間和力氣,縫上鞋幫,一雙新布鞋一天之內就誕生了。只要不是傾盆大雨,基本無恙。
有一天,同學張力跟我說,看你的布鞋穿得挺舒服的,我媽不會做布鞋,我們倆換鞋穿吧。我簡直喜出望外,張力那雙秀氣的黑色皮鞋看得我心里癢癢的,像狗尾草一下下地在心尖尖上撩撥。做夢都想穿上皮鞋,體會一下腳是怎樣的感覺呢。我虛榮心作崇,開始有點嫌棄布鞋,都是廢舊的衣裳拆下來做的,即便面上是新布,還是改變不了土不啦嘰的本性。整整一個月,張力穿我的布鞋,我穿她的皮鞋。我時時擔心張力新鮮勁完了來跟我換鞋,而我每次刻意去看她的臉,她卻一副很享受布鞋的樣子。
次月母親給我買了人生中第一雙皮鞋,有點小鞋跟,走起路來篤篤響,神氣十足。我心里暗喜再也不擔心張力找我換回鞋了。
后來去外地上學,我特意帶了一雙洗得灰白的布鞋,底子已經很軟,邊緣有些小飛邊,周末時,我也會穿上它,在操場上溜噠。
成家后,母親給我做了好幾雙單布鞋、棉布鞋,送菜時一并捎過來,我沒舍得穿,心想等到搬進新房子時再穿吧。后來,女兒出生到了蹣跚學步的年紀,母親用紗廠的棉布口罩做了軟軟的鞋底,紅色的鞋面,女兒踩著外婆做的鞋,笑得咯咯響。
再后來她再也不做鞋了,長期的勞作,造成她嚴重的頸椎病。年少時不懂事,后來才明白,布鞋是最養腳最懂心的。
我已穿不得高跟,連坡跟也受不了,每次買鞋需要買跟路面一樣平的平跟。
很懷念母親做的鞋,腳尤其舒服。
? ? 【文字之光專題】秉持“為好文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金色梧桐】是其優選專題,歡迎投稿薦稿。
主編韓涵微語攜全體編委人員恭候你帶著優秀的文字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