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夠高,升職沒希望,同事不順眼,老板太奇葩,總之,這個工作太糟心,是忍還是跳?如果你為這個輾轉反側,夜深人靜的時候不妨順著下面三個問題去捋一捋,也許就豁然開朗了。
第一問:我是在逃離火坑嗎?
人們往往是在感受到痛苦時想要改變,而當痛苦變得不堪忍受時,就想馬上逃得越遠越好,如同一個鐘擺,從這一端甩向另一端。
當你的上司似乎處處與你為難時,你想馬上扔下辭呈,另覓高就;當你對公司內部的利益斗爭、爾虞我詐感到沮喪疲憊時,你希望去到一個高尚純凈的地方,比如公益組織;當你因為預算限制又失去一次晉升機會時,你想徹底擺脫機構的束縛,加入到創業大軍去一展身手。
但是且慢,你此時需要退一步審視一下:自己的反應只是為了跳出短期危機還是在追求長期目標?當你想急于逃離火坑時,你真的能看清未來想去的方向嗎?還是只是在簡單地假設:不想要的反方向就是想要的,只要到了另一邊,所有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非常有可能,你想逃離的東西并不會因為跳槽而消失。
我的教練在企業里工作了近20年,是負責營銷的高管。但她經常遇到糟糕的上司,對于金錢至上的公司文化也非常憎惡,當她在911引發的經濟衰退期被裁之后,決心去一個離商業遠遠的地方、一個完全關注內心的地方。于是她花了三年時間(和大量金錢)去讀了婚姻和家庭關系方向的碩士學位,成為了一名心理治療師。她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來看看下面這個問題 --
第二問:我有內傷嗎?
當你發現自己在火坑里的時候,你往往會把這個火坑當作是獨立于你自身之外的外部環境。但一定是這樣的嗎?很多人往往不愿意面對這樣一個事實:你對造成你的處境負有一部分責任。
在你急切地試圖離開當下的工作之前,你需要判斷:這是內傷還是外傷?造成這個不盡人意的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可控還是不可控的?比如,你和上司的困難關系都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嗎?你在利益斗爭中總是處于下風都是因為別人太陰暗嗎?你無法獲得升遷的機會只是由于公司的空間太小嗎?
我曾經有過一個客戶,工作十分努力,總是部門里走得最晚的那一個。她一開始并不在意,因為覺得受到上司重用,多干點活并無大礙。但慢慢地,工作量越來越讓她不勝重負。無奈之下,她跳槽到另一份輕松點的工作,卻又漸漸地變成最晚離開的那一個,而且同事上司都覺得理所當然。這令她十分苦惱:為什么干得最苦的總是她?在進行了深刻的自我覺察之后,她發現,原來自己不懂得如何設定界限,不愿意面對沖突,于是成了別人手里那個最軟的柿子。如果不治好這個內傷,她就會不斷妥協自己,最后把自己的空間壓縮得越來越小,直到產生心理或生理危機。這樣的模式會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重復出現,也必然會影響到她在其他維度的人際關系。
而我的教練在學習成為一名心理治療師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身邊又出現了類似她前老板那樣的同事,這讓她十分震驚!這時她才發現是由于自己性格中的某些特性讓她特別容易吸引自戀型人格并受其控制,而這些特性的養成是因為她有一位自戀性型人格的母親。這是一個她走到哪里都逃不掉的問題,于是她開始深入關注這個問題,并把自己從這個相處模式中脫離出來。
我的教練曾經對我說過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在你選擇離開之前,你是否已經做出努力去改善現狀?一個沒有力量去把控現狀的人也很容易在下一份工作中失去控制。”
不要在慌張和無奈中離開,而是先試圖改變自己所能控制的。當你修復了自身的內傷之后,如果因為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外部原因而仍然想離開,請再問自己下面這個問題 –
第三問:到底什么對我最重要?
每一份工作都由多個維度組成,比如:行業領域、職能范圍、工作環境、同事、工資收入,責任等等。天底下恐怕沒有一份在各個維度上都能令你滿意的完美工作,你必須做出取舍。哪些東西你雖然不喜歡但可以忍受?哪些元素是你的理想工作所必須具備的?
我的教練當了兩年的心理治療師。有一天晚上她正準備和家人共進晚餐,收到了一條她的客戶發給她的信息,“我現在就要去結束我的生命了。”這條信息成為壓彎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終于承認,心理治療師并不是她理想的職業。她很喜歡幫助別人走出困境,但她更喜歡幫助心理相對健康的人去實現更大的潛力,而且她發現自己很喜歡通過寫作和演講去進行自我營銷,而她近二十年的大公司工作經驗對于謀求職場發展的人來說非常有價值。于是在解決了那個客戶的危機之后,她再次轉行,成為了一名專門服務女性的職業教練,用她喜歡的寫作成為福布斯專欄作家,出版了有關女性成長的書;用她喜歡的演講登上了TED舞臺,她整合了自己所有的內在資源將她的小作坊經營得有聲有色。
怎樣才能知道什么工作最適合自己?你判斷、選擇的最關鍵標準就是你的核心價值觀 –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東西。
我自己在金融行業工作了十年,讓我放棄大機構的光環和令人羨慕的工資福利的直接原因是兩篇令我寫得痛苦不堪的、并無實際意義的工作報告,而在這導火索的背后是那份工作和我價值觀的根本差距。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關系和連接,是內在成長和突破,而這些元素在我整天面對金融產品的工作中是很難觸摸到的。但在放棄這份工作的同時,我必須接受收入的驟減和不穩定。這是一個公平的交易。
一份工作是一個完整的包裹,你無法只挑你喜歡的部分。
如果你渴望自由,那你就要學會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
如果你追求高收入,那你需要忍受高負荷的工作和競爭激烈的環境;
如果你追求穩定,那你可能就要安然接受職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以及同樣追求穩定的同事;
如果你喜歡藝術創造,那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會令你度日如年;
如果你向往大自然,那終日困于常溫中的辦公室會令你如籠中之鳥般壓抑窒息;
如果你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銷售損害健康的產品會令你對工作毫無熱情、甚至深惡痛絕。
充分了解工作這個包裹的全貌,然后全力追求與你的核心價值觀高度一致的,盡力避免與你的核心價值觀劇烈沖突的,剩下的,能接受就好。以此為標準去制定你的職業目標、選擇你的下一份工作,你才不會充滿焦慮地逃離現狀,而是從容自信地去靠近理想。
最后總結一下,什么時候跳槽需謹慎?火燒眉毛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自己對處境的責任的時候,不了解什么對自己最重要、目標在哪里的時候。
什么時候可以放心大膽地跳?工作中不喜歡的部分是自己無法控制的,是和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劇烈沖突的;有能力解決當前的危機,并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在新工作中追求什么,并將愿意放棄、妥協什么。
跳槽不是用來救急,而是實現理想職業路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