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發生在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那時候我是班里成績排名前五的學生,班主任語文老師賴老師覺得我有一次考試的作文寫得不錯,讓我在班里向大家閱讀一下自己的作文。當時的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孩,我一聽,臉就紅了。一個字也讀不出來,當時賴老師鼓勵我,說你的作文寫得很好,不用緊張。但我還是很害羞,更多的是緊張和害怕,害怕自己寫的文字被人笑話,害怕自己不夠好,于是,更緊張。老師說什么鼓勵的話都沒能讓我感受好些,最后,老師也無奈,就叫了別的同學幫我讀,我瞬間松了口氣。
我認為自己當時就做了一個決定,我不能讀,一讀就覺得羞s人。而當時的我,也嘗試去讀,但可能因為內心的決定,所以就用了排斥的方式,令老師和自己都覺得我不能,讓老師放棄這個念頭,而最終老師也放棄了。
最近一次類似感覺的事,是4月份一次公司競聘上,我要爭取一個管理崗位,一般這種上臺講話的機會我都是非常緊張的。可能是因為內在小孩的極度不自信,每次都是準備好的演講,但講出來都不是自己特別滿意的。
很緊張,語速很快,看到臺下的評委們反應和表情更沒信心。然后到了提問環節,居然也沒有人提問,最后自己的部門領導隨便問了個問題打圓場。
相似的場景就是都是上臺講,相似的感受都是緊張,害怕。
覺察,是原來我沒能做自己。而是我內在小孩在掌控全局。
所不同的是,小時候的我完全不能講,是成功逃避了?,F在的我,選擇了被動接受,受緊張害怕束縛下完成了演講。
準確來說,我還是用了小時候同樣的解決辦法,就是被動,被動是一種逃離的表現。只是過去和現在這種逃離的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已。
親愛的,我注意到你上臺會很緊張,很害怕,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會破壞大家心目中原來對你不錯的形象。這作文是你寫的,寫的是你真誠的語言,寫的是你自己真實的想法,我相信只要你真誠的面對大家,一定能把自己的真誠表達出來。
覺察,我能想到當時內在小孩在我說完鼓勵的話時,那個釋然的表情,會深深地嘆口氣,然后說,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