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威特的教育》算不算育兒書的老祖宗呢?更重要的是,他是有強有力的例子-以作者兒子的成功教學案例為根基,極具說服力。本人在一邊看書之際,結合實際經驗,將自認為重要的,可能有用的內容摘抄出來,方便為人父母們閱讀。
《卡爾·威特的教育》(以下簡稱:《卡爾威特》)的版本較多,此次閱讀的版本為京華出版社2004年8月第4版,劉恒新翻譯。
先引用一下書后的名人點評:
【美】塞德茲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把一個低智兒培養成了文明全德意志的奇才,這是證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神奇和偉大的最好例子。
【日】本村久一(日本兒童早期教育創始人):為什么諸多神童同時集中于哈佛大學,世上根本不可能有這么多的偶合現象,這全受益于《卡爾·威特的教育》的結果。
【中】陶行知(中國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這本書出來以后,小孩子可以多發些笑聲,父母也可以少受煩惱。這本書是兒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網上有多爭論關于該書的中文版本與原版本不同問題,筆者也上網搜查了一些資料,原版本可能由于時代緣故有1000多頁,語言上也更學術性。而無論是中文還是外文,國內還是國外網上更多的是300頁左右的版本,此次筆者看的《卡爾·威特的教育》這一中文版本是較為暢銷的版本,從文字看,更通俗易懂,實用性強,也感謝翻譯者,就像這本書中代序中所說的“如果這本被埋沒已久的關于早期教育的書能夠對我國的年輕父母有所幫助,通過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人才,那將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摘自:《卡爾威特》代序)
卡爾·威特是誰?
“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天才。他八九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6國語言,并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他進入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并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他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摘自:《卡爾威特》代序)
他是“神童“嗎?關鍵是,他不是!卡爾威特天生智商不高,甚至有些低智,不好聽的說可能是癡呆,但是他父親卻未放棄,悉心培養,成為少年天才,他父親是如何做到的?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法國作家 愛爾維修)
老卡爾威特堅信這個理念,沒有放棄他那個曾經在別人眼中的“傻兒子”,制定了周密的教育計劃,最終,孩子在四五歲就顯出了過人的能力。
正如老卡爾威特說的那樣,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他沒有點明的,但是筆者認為也相當重要的,在老卡爾威特身上體現的是
- 他對他孩子的超乎尋常的信心:別人都認為卡爾威特是癡呆,甚至他的妻子都要放棄,但是老卡爾威特仍然堅信他兒子可以成才,信心與希望是多么地重要!
- 執行力:也許之后書中的很多方法,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是否可以堅持去做?如果真能像老卡爾那樣堅持去做,我想肯定是有效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