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孩子
一起三年,你們也變成了我的孩子。想到你們將要畢業,我會瞬間鼻子發酸… 此時的我,舉手投足張嘴間,都是一聲聲 “我們五班,我們五班”…
剛相遇于四年級,你們從“天真無邪”的三年級上來,而我從“訓練有素”的六年級下來,那一地的落差讓我們有了磨擦,所幸我們很快互相適應、互相喜愛了。
當每年的校運會上你們喜報連連的時候,我內心是驕傲的;當每次大型活動公開課上你們精彩紛呈的時候,我內心是竊喜的;當每次課任老師抱怨你們太吵,由我痛心疾首教育你們的時候,我內心是奔潰的;當每次我和你們調侃,正話反說、反話正說、而你們一臉意會的時候,我內心是欣慰而又滿足的。
回想你們,曾經一臉的稚嫩;到現在,渾身的淡定從容;見證了這些年我們一直在一起,在一起成長、在一起進步。
二、致自己
每接一個班,都是收獲與成長。
都說,一切的優秀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作為老師,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觀察、發現、了解,“別人家的孩子優秀養成記”,進而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去影響班里其他的孩子。
優秀的孩子都來自于同一個模式,孩子自身?家庭教育。而叛逆、學困的孩子卻各有各的緣由,更需我們老師和家長一起去關注、去關愛,使其健康成長。
三、致家長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身的長處,都有自己的個性,在我的眼里,他們都很好。我希望他們在校期間能認真學習,多學點知識和技能,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我更希望他們今后的路途走得一帆風順,能夠積極樂觀地生活和學習。接下來我們從這三個方面進行交流:
1、關注孩子的身體
關注孩子的身體,加強營養、加強鍛煉。早餐最好能夠家里吃,如果是外面買買吃,家長最好自己陪著吃,至少你可以知道“他有沒有吃”,“他吃了什么”,或者“他吃完早飯在校外游蕩了多久”。晚上,家長要讓孩子休息好。另外給孩子準備一個水杯,每天從家里帶開水喝,別讓孩子總是買水、買飲料喝。至于鍛煉,每天抽點時間跳繩、或者打羽毛球,重在堅持。我們要從點滴小事中開始,來關愛自己的孩子,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2、關注孩子的心理
現在六年級的孩子,在自我意識上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人,他們愛說的話就是 “我自己的事我自己知道”、“不用你們管”、“跟你們說不清楚”。在他們的心目中,家長、老師的權威已經慢慢減弱,他們開始對家長的缺點錯誤進行批評,開始對家長、老師的言行提出質疑、表示反對。他們千方百計的想證明自己長大了,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小秘密。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既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又要花更多的時間和心力去關注他們,不能放任自流。
比如交友問題。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從對父母的需要轉變為對同伴同齡人交往的需要,這是孩子身心發展的正常需求。有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孩子愛和同學出去玩,需了解他經常跟哪些同學一起玩,他們在一起玩些什么;如果孩子愛玩電腦,需了解到底在玩什么;如果孩子愛看書,需了解孩子在看的書是什么類型的,是否真正適合孩子。我們可以給孩子自由,但我們對剛才講的這些情況一定要了如指掌。孩子成長當中還會有很多其它的變化,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問題變大。
成長是快樂的,是迷茫的,也是青澀的。所以,我們要多加關注,要正確對待孩子們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他們在成長中所犯的錯誤,因勢利導,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
3、關注孩子的學習
六年級是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年,是孩子學習生活的一個中轉站,所以更應多花點時間在孩子的學習上。
關注孩子的學習就是給孩子多一點特別的關愛。學習是辛苦的,每天語數英三門功課的作業,有的學生應付得很困難,這樣一天學習下來,學生感到非常疲勞。回到家里,做父母的就要去關心、體貼他們,讓他們感受家庭的溫暖,使他們盡快消除疲勞,去順利完成接踵而來的各種家庭作業。在家里盡量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關注孩子的學習還要給孩子一定的約束一定的陪伴時間。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良好的教育和適當的約束,學生就不會有良好的習慣。比如做作業一定要專心有始有終。嚴格控制看電視和玩電腦時間。我個人的想法是電視可以適當地讓孩子看一下,特別是適合孩子的一些節目。而電腦則要讓孩子們明白是學習的工具、學習的伙伴,而不是游戲的玩具。
今天我們為著同樣的目的而來,都希望尋求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長,學校里孩子就交給我們了,在家里就交給您了,只希望我們的學校教育與你的家庭教育結合起來,共同追求更好的教育效果,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名優秀的合格的小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