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范雎孤身入秦,秦昭襄王被“四貴”屏蔽,范雎瞅準機會在秦昭襄王面前展現了自己的價值,贏得了施展才華的機會,根基牢固后,幫助秦昭襄王掌權,自己也成為秦王的首席紅人,開始了秦國的范氏時代。
秦國丞相范雎大權在握后,目光如鷹隼般直刺地圖上的魏國,仿佛傾注的是火焰,于公,在遠交近攻的戰略指引下,韓、魏二國成了秦國征服天下的首要打擊目標;于私,那個晦氣的夜晚,自己無辜慘遭毒打羞辱,魏國早已成了心中揮之不去的復仇之靶。再說秦軍在戰神白起的統帥下,如倚天劍般鋒銳無匹,劍鋒所指,擋者披靡,韓、魏二國叫苦連天。
魏國位處四戰之地,早在戰國初年曾雄踞七國之首,孰料時移勢易,國勢日薄西山,眼下在秦國的重點照顧下大片國土淪喪,魏國如重度腹瀉之人,迅速虛弱萎靡,再不止瀉將有性命之憂,于是派出須賈為使前來秦國斡旋,企圖為魏國續命。
得知魏國使節須賈前來,范雎臉上肌肉抽搐幾下,綻出冷漠的一笑,瞳孔里鬼火一般撲閃。
須賈剛在咸陽館驛中安頓下來,正掌燈時分,有人前來拜訪,須賈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頗吃了一驚,“范叔(范雎)竟然還活著?!”眼前的范雎身形佝僂,衣衫破舊,一臉的滄桑。須賈好容易消化完眼前這一幕后,見范雎落魄至此,心中有愧,連忙招待故人吃飯,席間,得知范雎流落秦國艱難度日,須賈不禁起了惻隱之心,將一件絲袍贈送給了范雎以御寒。范雎了解到須賈的來意后,表示自己有門路,可以直達丞相門下,愿意為須賈引見。
于是,范雎主動為須賈駕車,一路暢行進了丞相府,須賈見范雎進丞相府如入無人之境,面子如此之大,覺得奇怪。范雎讓須賈等候,自己去通報,須賈左等右等,范雎如黃鶴一去不返,于是,問府上其它人,“剛才那個駕車的人是誰?”。當須賈得知剛才的范雎就是秦國丞相張祿時,如遭悶棍,一股涼氣從背脊直沖下來,額頭冷汗涔涔而下,眼前陣陣發黑。
須賈心中叫苦不迭,當年害范雎如滅螻蟻一般,怎知今日自個的身家性命連同魏國的前途全攥在人家的手里。作為外交使節,須賈更清楚秦國的能量,逃到哪里也屬徒勞,唯有范雎開口自己才有活命的可能。心存茍活的殘念,須賈光著膀子跪行著去面見范雎。
此時的范雎早已一身錦衣,高坐堂上,四周賓客仆從如云,依稀當年魏齊府上整治范雎的一幕。須賈磕頭如搗蒜,承認自己當年的罪孽,哀求范雎寬恕。范雎心中氣已經消了不少,當眾歷數須賈的三大罪狀,明告須賈,如果不是你剛才贈衣的善舉,現在已經是一命嗚呼的下場。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范雎讓須賈當眾吃完一碗馬飼料,以懲治當年對自己的羞辱之舉,這才放過須賈。須賈九死一生,從相府出來,渾身汗濕幾重,后怕不已,唯恐范雎改變主意,連夜逃回魏國。
魏國丞相魏齊聽說當今秦國丞相張祿乃當年被自己鞭笞羞辱致死的范雎,表情跟須賈一樣精彩,而今魏國要仰秦國鼻息,范雎只要令魏王交出自己,自己必定十死無生,越想越害怕,縱然身居魏國丞相之位,尊榮無比,結果卻像沙灘上的沙雕,一浪拍過來化為烏有。魏齊不愿坐以待斃,連夜撂下丞相之位,跑到趙國平原君府上躲了起來。秦昭襄王一封書信過去,平原君被扣留起來,魏齊見勢不妙,又逃到丞相虞卿府上。虞卿不愧好基友,連丞相都棄之如敝履,陪著魏齊一起逃亡。兩人正準備逃到信陵君府上時,聽說信陵君態度曖昧,魏齊面如死灰,天下之大已無容身之地,早知今日悔不當初,只得自刎而死。當魏齊的首級送來秦國咸陽時,范雎大仇得報,揚眉吐氣,淤積多年的情感得以完整地宣泄而出,自此,對秦昭襄王更是感激涕零。
范雎為相后,秦國東征,與趙國展開長平大戰,過程無需贅述,最后,秦國大獲全勝。白起揮軍準備直搗趙國首都邯鄲,企圖一戰滅趙,趙國平原君等人派人到秦國游說范雎:白起已經武功蓋世,再攻滅趙國,恐怕范雎的丞相之位都坐不住了。范雎暗自掂量,白起乃前任丞相魏冉發掘出來的將才,本來自己攆走魏冉后應改換班底,但白起過于優秀,實在是實現自己遠交近攻戰略的最好軍事將領,因此一如既往地任用白起,此次長平大戰正得益于白起之功,但白起還想要建滅國之功就明顯脫離了自己的掌控。于是,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退兵以休養生息。白起本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到此成了夢幻泡影,因此深恨范雎,二人徹底翻臉。
之后,邯鄲之戰不甚順利,秦昭襄王一再請白起掛帥出征,白起都拒不從命,范雎從旁添油加醋,令秦昭襄王起了殺機,白起最終被賜死于杜郵,一代名將就此謝幕。
范雎乘機推薦當年于自己有救命之恩的鄭安平為將,前去討伐趙國,之前,范雎還推薦王稽做河東郡守。秦昭襄王知道,當年范雎蒙難,如上岸之魚,空懷經綸天下之才不得用,是鄭安平危急時刻救了他性命,是王稽給了他一個金子般的機會,因此,秦昭襄王索性讓王稽在河東郡做三年的土皇帝,也同意鄭安平為將,變相酬謝范雎。
范雎以公器來酬私恩,本來有舉賢不避親一說,但鄭安平沒有金剛鉆,勉強攬這瓷器活卻是害了他。鄭安平為將,一無才干,二無資歷,三無威望,前線本來就戰事不利,鄭安平一來,秦軍將士多有不服,內部矛盾重重,終于招致大敗。鄭安平及麾下兩萬秦軍被聯軍圍困,無奈之下,投降了趙國。消息傳來,朝野嘩然,范雎如坐針氈。還好秦昭襄王不計較,幫范雎攬下了這個爛攤子??蓛赡旰?,王稽又犯事了,他居然里通外國,犯下了通敵之罪,這下范雎如同坐在火山口上,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范雎度日如年,懊悔不已。
就這樣,范雎急流勇退,淡出秦國政壇。
回首范雎這一生,曾經落難魏國,孤身入秦,以曠世雄才,幸遇秦王知遇之恩,得以大展宏圖,又快意恩仇,即使最后薦人失誤,黯然下臺,仍不失為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