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身邊要好的小伙伴紛紛和會長大人進行了生涯咖啡,我心癢難耐。雖然靜靜之前就有說:“你們不應該找我做咨詢,應該自己走出去給別人做咨詢。” 我還是沒忍住。
感覺自己現在踏入一種新的混亂狀態,有一絲希望,也有一點不安,有小成就支撐,更有大迷茫壓頂,急需找一個信得過又專業的人聊聊。
于是,星期三晚上7點,我家。
預先準備的3個困惑:
1. 怎么把當下的工作、會社與個人興趣更好地連接起來?
2. 如何建立技能優勢?
3. 找到行動的方向與路徑。
如果我說:“哇塞,這個咨詢師好棒哦,解決了我當下所有的困惑,我前途一片明朗!” 你可能以為我是個托兒。
但是我認為,迷茫的話,真的應該找一位咨詢師聊聊。
大部分答案的確都在我們潛意識里了,卻需要一位很耐心的人抽絲剝繭,既投入又剝離地幫我把它找出來。
現在來完成會長大人留的作業。
三個收獲:
1. 發現自己對未來的一種期許,原來是這樣的:優雅地助人,處于開心自由、悠閑無壓的狀態,希望自己遇到的每個人都很nice,早睡早起生活規律,家庭觀念很重。“想象自己三年后的生活”是個特有趣兒的活動,在靜靜地引導下,穿什么衣服,在什么樣的環境里,和誰見面說了什么,心情怎樣,一步步推出來。特別神奇!讓我驚訝的是,自己對家庭關系特別地注重,很強調晚上和老公下樓散步是“手牽手”的。我在一生的計劃里決定的優先級,家庭其實排得略后,現在又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思維。(現在我特別想買自己在想象中穿的那兩套衣服,真好看啊哈哈哈哈。)
2. 其實我喜歡的可能不是生涯規劃,而是“助人”這件事本身。如果你真的喜歡這件事,重復10次會不會煩,也許不會,100次呢,有點猶豫?條條大路通羅馬,不需要看著別人做這個可能很酷很好玩,就立刻跟著去做。這么說來,我是個很容易受有趣事物影響而跑偏的人。讓我好好想想,如何用自己更擅長的事情來幫助他人吧!
3. 不要被別人給你的標簽迷惑。也許別人給你的贊賞,只是看到一小部分的你,但那不是全部的你,不要允許自己被外界去完全定義。可能是自小很少受到父母表揚,我自覺是個對“表揚、感謝、示好”有需求黑洞的人,總覺得“怎么愛我都不嫌多”,但下一秒又會對自己產生各種懷疑。多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三個建議:
1. 你可能真的很喜歡創業啊!
2. 想想自己的“技術壁壘”是什么?
3. 只要是和學習相關的,就去吧!
想起《解憂雜貨店》里浪矢老爺爺說的話,但凡來洽詢的人,心里大多已經有答案了,只是他心里不確定,需要一個人來告訴他。
每個咨詢師,都是這樣的人呢!
別人是小資優雅的“生涯咖啡”,我奉上老公做的一頓水煮魚。這道“生涯水煮魚”,辛辣、戳心、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