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加里·凱勒 (作者) 中信出版社
在找關于“紫牛”的書的過程中,意外的看到傅盛撰寫的有關他推薦的四本書的一篇文章。《紫牛》是四本之一,而這本《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用傅盛的話說,是見人就會送其一本的書。
好奇哦,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1983年,洛恩·懷特黑德在《美國物理學雜志》上發表文章稱,多米諾效應不僅局限于用一塊牌推倒數塊牌,還能以小牌推倒大牌。文章解釋了一塊骨牌如何推倒體積比它大50%的另一塊骨牌。
開眼界了,原來多米諾骨牌,還有級聯放大效應。
當下世界的大門向每個人敞開,科技和創新讓我們擁有各種機遇。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遭遇種種選擇,我們該何去何從?如何才能從優而選,享受品質生活,此生無悔?
答案就是,只做一件事。
第一部分 謊言,誤導并阻礙成功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了阻止你成功的6個謊言:
每件事都很重要:平等是一個謊言。每件事都不同,選擇最重要的事才會有所裨益。
同時處理多件事:同時做兩件事等于一件都沒做。
有規律地生活:自律是一個流行的謊言。當習慣逐漸養成,維持其所需的自律也就越來越少。控制好你的自制力,選對習慣,你無須向外索取,卓越的成就自會找上門來。
缺乏意志力:意志力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或許你都意識不到,我們的意志力每天都處在危險之中。在我們做決定、集中注意力、壓制情感和沖動、為追求改變習慣的過程中,意志力被消耗殆盡。
試圖平衡生活的各個方面:事實上,平衡只是無稽之談。生活是一個尋求平衡的過程,平衡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優先順序。要想獲得成功就需要將事情分出輕重緩急,并以此作為行動的指南。
大即不佳:“大就是壞”這種說法是一個謊言。如果你的目標是10,那么就要問自己:“我怎樣才能達到20?”為自己制定一個遠超過自己期待的目標,那么你將做出能保障你原本目標的計劃。
書中除了結構很清晰,講道理很淺顯易懂之外,手繪式的示意圖也很有意思。
寫《質量控制手冊》的朱蘭也看到了“重要的少數和瑣碎的多數”這個道理,他在書稿中標注為““帕累托分配不公原理”,后來就演變成了非常有名的“帕累托法則”,即80/20法則。
80/20法則不過是第一步。無論你的待辦事項有多少,你都可以將其精減至一項!
同時做多件事不是節省時間,而是浪費時間。無論如何,重新著手某項任務再回到原始任務總會耗費時間,更糟的是,這個銜接的程度也不好把握。
第二部分 真理,提高效率的極簡之道
放手、問題、答案,是極簡之道的幾個關鍵詞。
我終于明白了成功的定義,那就是在你的生命中,如果你能誠實地說“我目前所處的位置就是我應該達到的地方,我正在做我應該做的事情”,那么你的生命將充滿無限的可能性。
你需要問問自己:關鍵的問題到底是什么?關鍵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大局及焦點。 大局觀會幫助你找到正確的方向,而焦點則能指引你采取正確的行動。
怎樣才能提出一個好問題?四象限法又派上用場了。一個好問題可以有4種構成:
第一象限。大而具體。
這個目標宏偉而且具體。你想使銷量增加一倍,這并非易事;你給自己規定用半年的時間達到這一目標,這也是一個挑戰。你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答案。你要打開自己的思路,跳出常規的思維方式來看待這件事情。當你提出一個好問題時,你其實是在追求一個偉大的目標。
那么,又如何能夠找到一個好答案?
其他人的研究和經驗是你尋找答案的最佳出發點 。只有當你清楚這一點時,你才能找到參照標準——已知且已達到的成就巔峰。設立基準,跟隨趨勢,為非凡的結果尋找非凡的答案。
第三部分 成就卓越,釋放你內在的潛力
生活中有這樣一個自然規律,它就像一個簡單的公式,引領我們從事自己的事業,繼而取得卓越的成就,用三個詞概括便是:目標、優先事務以及生產力。
這三種元素如齒輪般嵌在一起,并不斷彰顯各自存在的價值。它們之間的聯系將使最重要的一件事分化為兩種—— 一件大事及一件小事。
“一件大事”是指你的目標,“一件小事”則是指行動過程中做事的輕重緩急。
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找到自己,而在于創造自己。——蕭伯納
馬丁·塞利格曼博士認為,擁有幸福有5個關鍵要素:
正面情緒與愉悅的心情、獲得的成就、人際關系,投入及意義。其中,他最看重的是后兩個。全身心投入到我們的事業中,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是獲取持久幸福最可靠的方法。
勿問結果,只看方向。 “目標”二字看似沉重,但其實未必如此,你只需把它看作是你人生中唯一想做的事情。
我的目標不是做得更多,而是讓自己需要的事情更少。——弗朗辛·杰伊
與自己做個約定,并履行諾言。這個方法就是預留時間段。
四種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你在預留時間段里走神:
- 建立堡壘。 找到一個抗干擾的工作地點。
- 儲存一些食物。 放在手邊,避免離開你的工作環境。
- 關掉隱形的“地雷”。 關掉你的手機、電子郵箱和瀏覽器,你的優先事務需要你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
- 贏得支持。告訴那些很可能要找你的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你什么時候有時間。
你必須明白,預留時間很重要,有效地預留時間也很重要。
作者還介紹了有關最重要的一件事的三個承諾:
達到精通——從根本上來說,精通是一種思維方式、行事方式以及經歷。若你選擇精通某事并不斷追求,那么其他事情就會變得簡單或不重要了。這也是為何說選擇精通的事很重要的原因。
從“E”到“P”
E:活力四射。P:目標明確。
如果認為“E”是我們唯一的方法,我們就是在為成功人為地制造限制。
當你拼盡全力做事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時,你就應該拋棄“E”方法并啟動“P”方法。你要尋找更好的模式、系統和方法,它們會把你帶得更遠。
- 遵循問責周期
面對生活現實,要遵循哪個問責周期才合適呢?非常明顯了,一定要選那個能通向責任感的。
此外呢,還要防備降低效率的4個小偷:
- 不會說“不”:記住,對自己的長遠目標“是”才是重要的。只要記住這一點,對其他干擾項說“不”就容易了。
- 害怕混亂:專注于最重要的一件事時,混亂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害怕雜亂,學會與它共處。
- 糟糕的健康習慣:管理自己的能量,不要犧牲自己的健康
- 逆境:對自己的環境負責,確保周圍的人和環境有利于目標的實現。
最后,作者這樣說:
若要燃起生命之火,你就必須有足夠長的時間只做那件最重要的事,這樣才能點亮火苗。
記住,成就卓越的秘訣就是提出一個大而具體的問題,再給出細微的、緊湊而專注的回答。
專注就是決定什么事情不要去做。——約翰·卡馬克
如果想每件事都面面俱到,那么你可能會一無所獲。如果你只專注于那件最重要的事、一件正確恰當的事,那么你將擁有你想要的幸福人生。
別再猶豫了,趕快行動吧!
- 這是無悔在2017年速速讀的第254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