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這一屆畢業(yè)生做論文的時候,論文寫作和普通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不一樣,它屬于科技文寫作范疇。就像中學時寫的議論文類似。
那么在開始著手寫論文之前,應該做哪些工作呢?
首先是要有個合適的選題。
這個選題肯定是需要結(jié)合自己專業(yè)的,如果自己有特別想做的,那就直接定個個選題,然后去和導師交流。如果沒有意向,那就可以跟著導師的項目或者由導師來指定。
選題定好之后,那就需要開題了。開題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相當重要的,它直接決定著后期論文的具體實施是否順利。
要想做好開題,第一個工作就是需要搜集查閱大量的與選題相關的文獻資料,認真去閱讀、分析、歸納,了解目前該選題的研究背景與現(xiàn)狀、存在問題以及研究趨勢。這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我們需要在存在的問題或者研究空白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要知道,做論文是考查的運用專業(y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你連問題都不知道是什么,那如何能做出合格的論文呢。
所以做文獻分析是很重要的,也就是需要充分了解研究現(xiàn)狀,在現(xiàn)有問題的基礎上,結(jié)合研究趨勢找一下研究著手點。
之后便是你的研究目標是什么?怎樣來設計研究框架大綱?又如何來設計研究路線?采取哪些實驗方法?這都是在開題中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只有這一塊思路梳理清晰了,在后期真正進行實驗以及論文寫作時,才能夠不跑偏。
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就能提煉出一些核心關鍵詞,形成你論文的準確題目。
開題最主要就是講清楚自己的論文課題設計方案如何來設計,想達到什么目標,通過什么路徑來實現(xiàn),而要做到這些,文獻搜集閱讀與分析是相當重要的,否則就成了閉門造車,瞎編亂造。
但往往很多人都會忽略這一部分,根本靜不下心來去好好分析那些材料,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來查找與分析。
其實大學生都會有一門限選課,那就是文獻檢索與分析,只要好好聽了這門課,那么對于如何查找文獻以及怎樣來分析歸納,都應該是有所了解的。
這里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思維方式,做論文很考驗人的批判性思維,它是一種理性思維很好地體現(xiàn)方式。
早上要聽個課,上面寫的內(nèi)容嘮的稍微隨意一些,可能缺乏一些邏輯性。閑聊嘛,想到哪就說哪了。
先去聽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