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大幅縮水的這幾年,生活上節儉了太多,這一點我倒是很能適應,畢竟農村長大,從小看著父母也是節儉生活。
但資產縮水加上帶娃太忙,沒有自己的個人時間,到了這個層面,就開始有問題了,內心經常空空如也,幾乎沒有自己特別想表達的東西,人就開始變得迷茫。
所以總結了兩點,告訴現在的自己和那些像我一樣迷茫的人:
一,一定要有個人信仰,且現在再拿出來好好看看。
這個信仰不是指宗教信仰,而是你要知道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在內心里想明白,并且去成為那樣的人。
幾年前,我回顧過去的自己,發現我好像一直都沒有自己堅持的點,一直都是跟隨著生活在走,從業務做到店長,再從店長變成個體戶,那時候我好像只知道應該賺錢,但明明賺到錢了,卻一點也不快樂。
一個沒有任何信仰的人,是很容易隨波逐流,不能堅定自己信念的。
但幸運的是,我的生活節奏終于慢下來之后,我開始有時間來尋找我自己。
有一天我突然頓悟,我發現從小到大,從沒有人告訴我,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而且我并不了解我自己,我有什么性格特點愛好,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我明明賺到錢了卻不快樂,這些我從沒仔細思考過。
我是從那之后,內心才慢慢豐盈的,我開始清晰認識到我自己,我知道了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思想獨立的、生活中自律且勇敢的、感情上專一的、有個人愛好的、努力變成有耐心的。
有了這些個人信仰,我終于有了努力的意義和方向,我堅信自己,因為我知道了自己是誰,是個什么樣的人了。
二,一定要多看書多閱讀。
人到中年,越活越明白,不一定是因為你見過多少人,走過多少路,與多少人建立過聯系,而更可能的是因為你看過多少書。
閱讀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并且它可能是通往內心唯一的路,所以盡管我帶娃很忙,都不能把看書這件事給忘了。
你要知道,盡管看書不是說馬上就能給你創造價值,但看書可以打開你的眼界,增長你的知識,拓展你的認知,增加你的談資。
每一本書都是作者本人智慧的濃縮,把作者的智慧變成你的智慧,這是對自己最便宜且最快的投資方式。
不論你是工作穩定還是處于失業狀態,都應該抽出時間多看書。
最后,就是,一定不要花時間去刷短視頻了,科學實驗表明,長時間刷短視頻,大腦會變笨。我可不想再變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