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或許有好多人都不知道,母難日是什么日子。
母難日是從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就已奠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難日。古代的醫學沒有現代的發達,一個母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經過九死一生,那個過程就成了父親擔憂母親遭難的日子,日本人叫它做父憂母難日。日本人會每到生日時請母親吃飯,恭恭敬敬地向母親鞠躬,感激母親把他帶到這個世界。而我國古代人就叫它為母難日了!
02
養女難報父母恩,養子不知娘心苦
其實每個母親懷孕初期是不知道自己會生個什么樣的孩子的,但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同樣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全,這就是最起碼的愿望。從古至今,因為醫學的不斷進步,再也不見四肢不全,很少見到形形色色的殘障兒童誕生了,而在過去既是一個母親生下那樣的孩子也是舍不得扔掉的,因為那是一個母親身上掉下來的骨血,也是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經歷九死一生才有的。所以縱使有千般的難也一步步地熬到孩子長大成人,甚至傾其一生的心血撫養操勞。
而現在可以幸免過去的那種擔心了。盡管如此,而那懷孕期間的一切苦楚卻還是一樣要面對的,從開始受孕的反應,那種嘔心嘔血的感覺要延續兩三個月,聞到香味就作嘔,什么也吃不下,黃皮寡瘦的樣子別人也忍不住心疼,但初為人母的喜悅卻遠比這些更讓一個母親幸福,心里的期盼讓她忍受著這一切,只朌到懷胎十月后一個健康漂亮的寶寶順利地出生,就是最好的回報。
而這些身為子女的卻也是要到自己長大成人后才能明白的。
03
小時候人人都喜歡過生日。每個人都不例外,因為生日有好多好吃的東西可以享受,父母會想方設法讓每個孩子生日這天能開開心心的過。所以生日也成了每個孩子都盼望的日子。
以前我也喜歡過生日。但一個很偶然的日子我聽到了一個讓我感動不已的故事:一個快七十歲的老人,在兒女都嚷嚷著要為他慶祝七十歲生日的時候,他竟然說自己快九十歲的母親更需要慶祝,他不想過生日,而在生日那天卻把母親請到堂屋,恭恭敬敬地向母親鞠了幾個躬,直到此時他兒女才明白父母親為什么每年生日都拒絕過,原來卻是記著他生日那天是母親生他的日子。兒生母苦,又有幾人記得?
04
于是我也漸漸不再喜歡過生日了!但我始終記得母親的難日。
還有兩天又是我的母難日了,我突然有點兒想流淚的沖動,有父母親陪伴的日子是好多人早早就失去了的享受。而我們卻還有幸能有陪伴著他們享受著他們的牽掛。既使再嘮叨也有他們健朗的聲音響在耳畔,也有他們有些遲鈍的身影在流連,有些害怕終有那天的來臨。而那天確實也是會來的,只希望能遲一點,再遲一點……
希望那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好攜手母親,一同去郊游。不在那些柴米油鹽中耽擱我陪伴母親的一個最好日子[幸福的感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