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早上醒來之后,因為某一件事情不順心,然后就會發現一整天都不順,老是發生令自己很煩的事情。因為這樣,我們有時候會因此對家里親近的人亂發脾氣,比如說,明明還是在做一件平時你都能夠容忍的事情,但是在這一刻你就是覺得要發飆,想要大吼一聲。
孩子也有可能遇上類似的情況,而且他們可能會更糟,因為他不知道如何來疏緩這樣負面情緒。這時候就需要大人接納他們不好的表現,幫助他們克服負面情緒。
《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就是一個故事:小女孩貝拉一覺醒來,發現弟弟在她的房間里滿地亂爬,還舔著她的首飾,于是大喊:“離開我的房間!”,她的大喊大叫的一天開始了。吃早點要吃可怕的雞蛋、討厭自己的鞋、在購物車里想要扭來扭去不被允許、和好朋友薩拉發生矛盾、芭蕾課上被老師懲罰……甚至喝茶、洗澡、刷牙、入睡的時候都不順心!貝拉度過了糟糕的一天——她幾乎事事不順心,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喊大叫。
幸好,媽媽的擁抱仍是那么溫暖,媽媽的睡前故事永不會缺席,媽媽的愛仍在身邊。
媽媽說:“我知道,我們都會碰到這樣的日子,說不定明天你就會快活起來!”
沒錯,第二天,她就快活極了!
圖文作者是英國繪本作家、畫家瑞貝卡·帕特森,生于博爾頓,現居劍橋。最初只是畫繪本草圖,孩子們上學后,瑞貝卡開始到劍橋藝術學院攻讀兒童書繪畫碩士學位,并以繪本創作作為畢業作品。瑞貝卡的作品多半從她的孩子身上獲取靈感,具有游戲性和趣味性,很受孩子歡迎。2012年,瑞貝卡憑借《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榮獲羅爾德·達爾幽默童書獎。
看封面和封底,封面是一個小女孩張大嘴巴,好像在大喊,她的右下角,一只毛絨兔子捂著雙耳,滿眼驚訝地瞪著小女孩。
而封底的三個可愛的毛絨玩具與封面的毛絨兔子一樣的動作和表情。
前環襯里,一個小女孩兩手抄著躺在街道上,媽媽推著一個寶寶,有點無奈地回頭看著她,街邊每個窗戶后的人也在看小女孩。
而后環襯里呢,小女孩坐在嬰兒車里,寶寶推著她,媽媽微笑著走在他們后面。這時候街邊的觀眾變成了一些小動物。
在扉頁里,是貝拉的房間門,寫著:不許進來,鮑勃。而她的弟弟正在往她的房間爬。
這大概就是貝拉開始一天大喊大叫的的原因吧!
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們要接受孩子的情緒,并且讓孩子懂得,不管怎么樣,父母都是愛她的,要給他足夠的安全感,才能讓孩子勇敢面對自己的情緒,安然地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