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最近太累了,狀態從高峰期開始下降。對自己在做的事情,有動容,有懷疑,有退縮。要堅持下去就要學會給自己灌雞湯,給自己編故事,騙騙潛意識里的自己。
先想想自己當初為什么堅持,回憶一下自己的調性,再給現在的自己定定調性,總能找到堅持下去的理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堅持日更打卡第21天,最近卻常常看到“堅持也是白堅持”這種文章。根據那個什么什么法則,不是應該看到“堅持你就能成功”這類的文章才對嗎?尤其是剛才,居然看到,“一味堅持地打擾,可能導致對別人的騷擾,從而導致取關”,更是讓我心寒了一大截。
于是我問自己,我的調性是什么?堅持一件事很久,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都說輸出倒逼輸入,確實如此,只是忙著做活動的時候真沒時間輸入。一想到今天要寫什么,就開始看之前存下來的碎片化信息,開始找靈感。最近發現得到是個找靈感不錯的地方,翻翻大神們的文章,總會有點共鳴之類的,只是這樣寫下去會比較自嗨,系統地輸入輸出才是王道。
準備著觀影會的活動,談贊助的時候手忙腳亂,恨自己不能有好幾個腦子,給這幾個腦子分分工。贊助方會問“這個活動的目的是什么”,其實目的就是定個調子,然后看看大家是不是一個調。
有的人調高,有的人調低,合唱的時候也許好聽,合作卻不行。
今天跟朋友聊天,談到了“調性”。無論是自己做事情,還是與其他人一起合作,調性都太重要了,否則長久不了。自己要做的事,要先定個調性,做的過程中,再定定調性,免得跑了音。一起合作的人,一定要是一個調性的,不然不合拍,也長久不了,更堅持不下去。定好自己的調性,才能吸引同一個調性的人來。
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看看有些事,到底是曲高和寡,還是高山流水。調性不一致,也不必再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