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膽大冒險家
原文:https://www.quora.com/What-is-product-management/answer/Dan-Schmidt?srid=uOf3Q
產品管理被認為是軟件公司最重要的角色。但甚至連產品管理是什么都很難定義。
作為產品經理工作的人常常在不同的公司做著不同的工作。
他們在做不同的產品,在不同風格的團隊與不同架構的公司中。
產品管理工作內容有太多不同,以至于讓人混淆這些名字相同而內容不同的工作。
因此在下文中,我將提取所有產品管理職位的共通點。因為想把所有的職位解釋幾乎是不可能的。
例如,有些準確但又模糊的產品經理職責說明,包括“填補空白”或者“團隊膠水一樣的存在”。
這樣模糊的角色描述又在某種程度上接近職責的本質。在一個公司中,產品經理的職責可以快速的、徹底的改變。產品經理在不斷變化的形勢中工作。
這種變化包括科技、團隊動力、社會和新商機等。判斷這些變化對產品和對他們自己的影響是產品經理的獨有能力。
因此,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會不得不重寫他們的工作內容。
但什么是使產品經理在世界變化中屹立不倒的獨特的決策與執行能力?
產品經理跟其他人比起來,精于建立產品大方向(比如一個改變世界的視角)和專業細節(例如一個按鈕的需求)之間的橋梁。諷刺的是,產品經理的準則就是使這個橋梁消失。我們缺少一個連接產品管理高標準責任與日常管理的。為此,我發明了產品管理三角模型,希望能夠充當橋梁和激發更多關于產品管理的深度討論。
The Product Network
產品網絡為了闡明這個問題,我首先要介紹一下產品經理的工作背景。下面的產品網絡圖表達了我心中的軟件產品的基本元素。盡管各類產品產品從研發到使用都不盡相同,但下述的基本元素都一定存在。
圖形1:產品網絡
在產品網絡的中心是產品自身。在軟件公司中,產品確實處于核心位置。所有產品都連接著三方:開發者、用戶和商業。開發者或者說工程師是編寫程序的人。產品團隊中總會有不會編程的人,但嚴格來說團隊里只有會編程的人才是必須的。開發者可以充當一切職能,即使并不總是高效。
用戶或者顧客是正在用或者有可能會使用產品的人。所有產品都希望盡可能廣的被人使用。
商業包含投資和獲利。無論團隊是盈利或是公益,資金都是有限的。
圖形2:空白區域
只具有基本元素,產品也可以生存。公司可以由開發者來掌控商業和用戶體驗。但這缺乏了三個元素中間的空白??瞻讌^域意味著三元素之間得到更深的聯系。準確來說,空白圖區分為三個區域:A、B和C。
空白區域A
空白區域A是開發者、產品和用戶之間的空隙。開發者和用戶對于產品心里有著不同的模型。開發者一方面可以使他們自己構建的產品,但他們的心里想的是產品是如何執行構建的。因此,在提高產品的過程中,開發者潛意識的會避免復雜的編程,盡量減少自己的工作量。用戶卻相反,只了解自己在屏幕上能接觸到的部分。他們也許能推理出產品的架構,但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用戶使用產品是為了讓自己高興或解決問題,不管產品是用多少錢開發或者程序美學上有多好。
不管開發者們對用戶們的了解多深,他們是否能填補這個空白,日漸壯大的商業都需要專職人員來填補用戶和開發者之間的空白。設計師的角色就是最重要的例子。設計師的責任是理解用戶的心智模型并據此設計交互給開發者。但還有很多其他的角色填補這一空白:網頁分析師、市場、編輯、用研、信息架構師、技術支持、部門主管和質量檢查等等。一部分角色讓開發者更理解用戶,另一部分與用戶和潛在用戶進行溝通。
空白區域B
空白區域B是用戶、產品與商業的空白區域。這是將用戶使用產品轉化為商業利益的部門。這個區域的復雜性主要取決于:是用戶來付費,還是使用廣告來變現。第一個例子是電子商務或者訂閱服務產品。在這類產品中,空白區域B的職能是高效利用資金來吸引潛在顧客(例如傳統廣告、搜索引擎、或者銷售),從每一個用戶身上獲取最大的利潤,以及將產品引到收益最大的市場。
第二個的例子是社交網絡或者媒體。這部分就顯得略微復雜,因為要將用戶分為兩部分:一是產品表面的用戶,二是為這些用戶付費的廣告商。在這種情況下,空白區域B的人致力于最大化產品對廣告商的價值,手段是使產品設計最貼合用戶喜好與行為。他們還必須運營廣告市場,設計出收益最大的廣告模式。
還有第三種創業公司,實行與資本背離的戰略,先占領用戶,之后再考慮商業運營。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需要人填補空白區域B。職責是讓投資人樂于投資,以及創立虛擬規則讓人相信未來產品會盈利。
空白區域C
空白區域C是商業、產品和開發者之間的空隙。這是公司決定業務重點的區域往高了說,這決定了公司的基礎,商業視角指引著項目繼續發展。往小了說,這部分區域決定了業務上的優先級還包括了當有技術需求時,是購買還是自建等等。c區域是公司把想法付諸管理實踐的部分
我在下圖中寫出了每個區域所需要的角色能力,意在讓大家能快速理解各個區域代表什么
圖3:填補白色區域的職能例子
我們探討了ABC三個白色區域在產品生產中的作用。隨著公司的發展,這些區域被各種連接元素填滿。設計師可能作為用戶和開發者之間的紐帶,商業拓展部門可能作為用戶和商業之間的紐帶
圖4:產品管理的職責區域
隨著職能越來越多,圖4中的AB BC AC區域發生了改變,我稱它們為復合區域。
復合區域AB
圖5:復合區域AB
復合區域AB是區域A和區域B協同工作的區域。這個區域的人們專注于創造對用戶有價值的、符合商業需求的產品。管理產品商業部分的人必須理解用戶體驗的指標。區域的復雜性決定于產品是:
1.用戶直接付費
2.廣告商付費
無論是哪種盈利方式,都需要對AB區域進行關注。在第一種情況中,讓用戶更喜歡產品跟盈利是一回事。通過提升產品質量,更多的人會知道產品并愿意為它付費。在第二種情況中,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有內在矛盾。廣告會降低用戶體驗,投放廣告會降低用戶信任感。另一方面,增加用戶體驗有時候會傷害廣告商利益。因而,在二者中找到平衡就至關重要
復合的需求不只是在相鄰區域的交叉部分存在。有時候同一區域的產出也需要復合。即使你忽略區域B的商業需求,在區域A也還是會有沖突。例如,兩個都負責用戶需求的人在如何創造更好用戶體驗上可能無法達成共識。這就需要一個人來負責用戶體驗,解決分歧。
復合區域BC
區域B和區域C的人需要達成共同的商業策略。這是商業策略付諸執行、分配資源、確定優先級的區域。B區域的人知道如何做商業。項目中需要人來確定公司的任務、目標和職責。在新商業點子匯聚的過程中,復合區域BC負責鑒別哪部分是適合公司的、哪部分點子不是。這部分的人會讓公司專注于最重要的發展方向,最核心的業務方向。
區域BC是公司各類想法匯聚的區域。這部分關鍵性的決定了公司的成敗。很多創業公司很難控制自己的公司進程,如果有強有力的BC區域管理,就更能提升他們得到產品點子的能力。
復合區域AC
復合區域AC是A和C相互合作,建立開發計劃的區域。區域A會解釋產品是如何為終端用戶提供方便的。白色區域C負責解決產品資源和商業方面的問題。當這兩部分在AC部分交匯的時候,常常就需要相互權衡。理想的情況要么太昂貴,要么太耗費時間。復合區域AC不只是關于粉碎設計師的理想情懷,而是找到用戶需求和商業需求之間的平衡點。
復合區域AC是MVP(最小可行產品)概念發源的地方。開發MVP的過程是用最小的成本去尋找產品的潛在用戶,驗證商業模式的過程。一個公司高效開發MVP的能力相當于快速迭代,學習,最終得到成功的產品的過程。決定MVP里哪個功能留下哪個功能去掉是門藝術。它需要對用戶需求和產品定位的理解與感覺。
產品經理的責任感在看過產品網絡和理解其中的各個區域之后,我們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來描述產品管理。首先需要闡明的是產品管理不是必要的。有些產品經理同時是開發者,產品經理也并不直接接觸產品。產品管理的特點是為產品負責的人并不直接接觸產品。
那么產品經理是做什么的?現在我們把這個虛無縹緲的問題實實在在的回答一下:
產品經理的責任是確保產品網絡的所有部分能夠良好運行。
這個職責可以分為兩個影響一切的種類,在圖上表現為白色區域和復合區域。
1.產品經理必須認識而且填補產品網絡中各元素間的白色部分。如果必要的連接斷裂,產品經理就必須自己補上或者想辦法填補。總之,產品經理應具有勝任各類圍繞產品的工作的能力,不管是頁面分析、財務還是項目管理。
2.產品經理需要把各部分的工作成果復合起來。產品經理必須能把產品各部分說得透徹。開發者需要清晰的要做的事的清單。用戶需要一個了解產品如何使用的故事。商業部門需要產品對世界貢獻的清晰解釋。產品經理像這些故事的作者與布道者。
這兩部分職能就像產品管理中的陰和陽。通過增加產品網絡的連接,產品經理為項目增加了必要的深度。復合則相反的是做減法。產品經理必須理解產品網絡的復雜性,只留下對用戶、商業和技術需要的必要部分,去除多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