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要學會共情
在十點讀書看到一個詞:共情。
學會共情,才能更好地與人為善。
不知怎的,一聽到這個詞,我就立刻想到前些日子在山西的華嚴寺遇到一件小事。
6月2號導游妮妮帶我們來到太原市萬柏林區窳流村游覽華嚴寺。華嚴寺建造于北周時期由隋文帝楊堅選址興建的,幾經風雨距今己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華嚴寶塔是一座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塔下是500平米純銅打造的金壁輝煌千佛地宮。我們參觀地宮元代慧明法師舍利和千佛像后,就登上寶塔觀光。整個寶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盤,下承蓮池。
上寶塔的臺階又窄又高又直,有恐高癥的、年齡大點的、體弱的以及小孩大都望而止步。我們準備下寶塔時,遇到一對母子也要下樓。小男孩長得壯嘟嘟的,很可愛,大約5、6歲的樣子。因為臺階太高太陡,也不知小男孩是怎么壯著膽子爬上來的?現在卻不敢邁步走下樓梯。他媽媽背著一個包包,手上拿著一個水杯,一個勁在旁邊鼓勵兒子:楊加文,你是怎么上來的,就怎么下去。可小男孩看著又高又直的樓梯膽怯地往后退,邊退邊害怕地說:媽媽,我怕,我不敢下去。媽媽在旁邊還是一個勁在說:不用怕啦,你都爬得上來了,你肯定能走下去。你用手抓住樓梯扶手,慢慢走,就不會摔跤的。可任憑媽媽怎么鼓勵怎么勸說,小男孩就是不敢邁半步。媽媽越勸越生氣,聲調也越來越高,小男孩就是抓著扶手望著樓梯往后退,抖抖嗦嗦神情慌張,死活不敢下樓。
我一直在旁邊觀察著這對母子,此情此景,我有點看不下去了:因為媽媽的做法太強勢了,媽媽說得都有道理,可是她高高在上,只說不動,沒有與兒子互動啊。我走到小男孩身邊,低聲對小男孩說:小帥哥,不用害怕。姨姨現在走下樓梯給你看看。我慢慢走下5、6臺階后,回頭看小男孩,小男孩正睜大眼睛看著我,我放輕松微笑地對小男孩說:你看,姨姨走下來了,沒有事吧。你呢,一邊手抓緊扶手,慢慢地下來,你是男子漢,你可以的。媽媽還是那個語氣不停地說:楊加文,你是好樣的,你要勇敢走下去。小男孩右手抓緊扶梯,神情還是有些慌亂,他睜大眼睛看看我,又看看高陡的樓梯,最后再看他的腳,想抬腳又不敢,一直在原地不停揶動兩個腳。而媽媽不停催他:你下去呀?小男孩就是不敢向前邁步。看到小男孩的變化,我返身走上兩臺階走到小男孩跟前,我與小男孩平高,我伸出手到他面前,鼓勵地對他說:小帥哥,來,不要害怕,姨姨拉著你慢慢下來,這樣你絕對不會摔跤的。這個時候,上來許多游客,大家都在樓梯口下面耐心地等著小男孩勇敢地走下來,同時也不斷給小男孩加油鼓勁。小男孩一直看著我,但我從他的眼神里看到他對我的信賴,我的親和力感染到他了,我笑容更甜,趁機對他說:來,把手給姨姨,姨姨我扶著你走臺階,我們小帥哥是男子漢呢,這點困難難不到我們的。也許是我的話起了作用,也許是因為我站在他前面的樓梯上,擋住他的視覺,他對樓梯的高陡沒那么恐懼了。我話剛說完,小男孩就伸左手過去抓住我的手,右手抓著梯扶手,慢慢向前移動雙腳,我趁熱打鐵對他說:別怕,姨姨在你前面呢,你彎點腰蹲下來一點點,再慢慢抬左腳往下走,這樣走就很穩了,不會摔跤的。小男孩聽了我的話,按照我的指點勇敢地小心翼翼地邁出一步走下一個臺階,然后如釋重負地抬頭看我,我立刻撫摸著他的頭,表揚道:哇,你們看,我們的小帥哥好棒哦,自己敢下樓梯了,加油!這時,一直等在樓梯口下面的游客異口同聲歡叫起來:小朋友,真棒!真勇敢!加油!媽媽也在兒子身后送上了表揚:楊加文,你是好樣的!同時媽媽也表達了對我的謝意:謝謝你啦!男孩就這樣拉著我的手走下3個臺階,我感覺他一次比一次走得輕松,我抓住時機對他說:小帥哥,你己經走得很好了,你放開姨姨的手,自己走下來給我看看。小男孩認真看了我一眼,輕輕松開我的手,自己小心地走下一個臺階,然后又看著我,所有的人都為小男孩鼓掌了:小朋友,加油啊!我邊退著下臺階,邊為小男孩打氣:小帥哥,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你看,你能自己走下來了,繼續加油,我們就能走到樓下了。小男孩的媽媽在為兒子加油的同時,一個勁地向我道謝:謝謝你!謝謝啦!我看小男孩有自信心勇敢地自己地下臺階了,就對小男孩說:小帥哥,你和媽媽慢慢下樓梯,姨姨要遲到了。我先走了,導游在下面等著我呢。拜拜!
旅游回來,這一幕情景久不久浮在我腦海里,我總在想:小男孩的媽媽不是合格的媽媽。當孩子遇到困頓時,她沒有蹲下身來,與兒子互動,給兒子信心。而是高臨下在那吼……現在我明白了:原來,孩子的媽媽沒學會共情。
學會共情,才能觸摸到別人心底里的柔軟,才能用自己的善良,真正對他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