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武斷的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僅僅是文人墨客用來縱容自己游山玩水的借口。栲栳山徒步下山時,偶遇、游覽的寧波慈溪上林湖青瓷越窯古跡和博物館,再次證明了旅游是認識世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說到瓷器,人們一定首先想到的是江西景德鎮。有誰會想到:上林湖越窯遺址,是世界上現存青瓷遺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燒造沿用時間最長的窯址群。考古展現了越窯從創燒、發展、繁盛至衰落的整個歷史軌跡,有“露天青瓷博物館”的美譽。
從東漢起這里的窯火初燃,延綿千余年,唐時成為我國瓷器的核心產區之一,也是青瓷高等級產品“秘色瓷”的生產地。其產品不僅深受上至皇廷貴族下至民間百姓的喜愛,而且是我國最早輸往海外的大宗商品之一,推動了中西方文化經“海上絲綢之路”實現的交流與融合。
難得的是青瓷越窯遺址位于風景秀麗的上林湖西岸。觀賞自然美景,了解人文歷史合二為一,大大提升了旅游、參觀的性價比。
群山環抱的上林湖,湖的四周山勢峻峭,林木豐盛,綠色疊翠,湖岸曲折幽深。步入上林湖,四周極其幽靜,湖水清澈碧透,倒映出翠綠的山脈,蔚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黛色的山村,美不勝收。
最令人震撼的非荷花芯窯址莫屬。它是遺址公園內具有代表性的唐宋時期越窯窯址,遺存分布面積約4000平方米,窯場除生產一般的生活用器,還制作供奉朝廷的秘色瓷器。荷花花窯址經過歷次考古發掘,清理出兩條龍窯遺跡和豐富的作坊遺跡,出土大量精美的瓷片標本。兩條龍窯遺跡分別做原址保護和模擬復原。原址保護的唐代龍窯遺跡長41.8米,最寬處2.8米,窯床坡度13°,可以看到火膛、窯床、窯門的基本形狀,窯床內堆放有窯具、瓷片等,保持了龍窯廢棄時的原始狀態。龍窯復原模型長48米,最寬處近3米,內高1.5米,窯床坡度12,通過再造1比1模型,模擬展示昔日燒造場景。
現在當地人民不僅保護重建了青瓷越窯遺址,還在上林湖東岸修建了一幢四層樓的青瓷越窯博物館。參觀好遺址,欣賞好上林湖,穿過茂密的樹林,蜿蜒的小徑,聽著淙淙的溪流,啁啾的鳥聲,不到十分鐘就到達滿目疊翠,古韻大氣,詩畫般美景的博物館。
上林湖越窯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2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500平方米,為越窯青瓷專題博物館。博物館以"千峰翠色"為陳列主題,從一樓到四樓螺旋上升,系統展示越窯青瓷制瓷技術、秘色瓷創燒、上林湖越窯遺址與海上絲綢之路等內容。
通過出土器物、瓷片標本、模型、多媒體、場景創作等多種手段解讀上林湖越窯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多功能廳播放的上林湖越窯青瓷紀錄片,生動地展示了越窯的歷史演變、類型、紋樣、燒造工藝等,使參觀者更加直觀、全面地了解了越窯青瓷。
古韻山水,吳越秘色。上林湖越窯青瓷文化的源遠流長,千年慈溪山美、水美、人美、人文美。你若前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