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的訂閱號:成長等于thearn(id:growth 1 plus 1)
讓你接收不一樣的干貨(實用技能加深度思考)。
本人學生黨一枚,平時在學校食堂吃飯,經常能聽到類似于這樣的對話:
—食堂的大肉包怎么漲價了,原來是一塊二,現在都一塊七了
—對啊,這頓飯怎么吃了十塊錢,好貴啊,下午記得吃少點
—我打了這些菜一共七塊錢,這個是兩塊五,這個是三塊,這個…,你那個菜多少?
—我啊,我……
大家都是學生,可能有部分消費來源于父母,目前還是經濟消費者,沒能完全經濟獨立,有這種省錢的想法者無可厚非。但你們可以少買些零食啊,少買些消耗品啊,這種方式省錢力度要大得多吧。而且你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一個每個人都擁有的、最重要的、卻被忽視了的寶貴財富。
注意力
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很少,一天下來,能夠集中起來有產出的注意力,可能只有三四個小時,甚至更少,結果呢?你還把這么寶貴的浪費在這些小事上,產出為零好嗎?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可以再生;時間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本質上就不是你的,你只能試著讓它為你所用。注意力才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的資源,也是你自己可以做主可以使用的資源。
很多人都有四處浪費自己注意力的習慣,任由自己最寶貴的資源一點一滴甚至大把大把的流失,這樣的人如果有好結果那才是沒有天理吧。所以你必須把你寶貴的注意力放在你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上。當然如果你認為食堂漲價是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那當我沒說,畢竟價值觀從一開始好像就有所不同了罷。
而我認為注意力應該放置的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成長”。美國硅谷有一句“陳詞濫調”:“創業就是成長,沒有成長就不是創業”。人也是一樣,生活就是成長,沒有成長就不是有意義的生活。
突然想到,你可以試著羅列下面內容:
1、回顧你昨天關注的事情,羅列并判斷這些東西與你有關嗎?與你的成長有關嗎?
2、回顧你上周關注的事情,羅列并判斷這些東西與你有關嗎?與你的成長有關嗎?
3、回顧你上個月關注的事情……我知道你想不起來了。
因為那些事情壓根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更別說跟成長有關了,不是嗎?
話說,這個世界有一個很簡單但卻一直有效的商業模式,那就是“把海量廉價甚至免費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高價賣掉”。什么意思?比如廣告,比如微博上的各種大V的段子,他們最擅長吸引眼球,也就是“收割海量廉價甚至免費的注意力”,有多少人甚至“主動貢獻自己的注意力”。這樣你多少明白為什么這種商業模式“經久不衰”了吧。
一個冷冰冰的結論:如果你不在乎自己的注意力,那么你的注意力將會被無情的收割然后被賣掉。這樣你豈不就是“犧牲自我成就他人”的“勇士”了?
講到這里,Hanz(漢斯)我思維有點跳躍,因為最近看薛兆豐老師的專欄,又有了新的收獲(雖然之前看過他的《經濟學通識》)想起了另外一個大家經常混淆的概念:“成本”。
很多人喜歡拿成本說事,舉個例子:“今天某寶促銷,好多打折促銷啊,成本多低啊”或者“雖然吃豆腐的隊伍很長,吃牛肉的隊伍短,但我還是吃豆腐啊,因為花的錢少啊”。雖然例子可能不是那么恰當,但說的是一個道理,那就是:“貨幣成本不是全部成本”,簡單的說“全部成本不是錢”,別總盯著錢看。
一步一步來,什么是成本?“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舉個例子,如果你有一堆木頭,兩個選擇,造房子和造船,如果你選擇造房子,那么船帶來的收益就是你放棄的最大代價,這就是你的成本,而不是你造房子花了多少錢花了多少功夫;同樣如果你選擇造船,那么房子帶來的收益就是你的成本。這就是成本的概念:“你做選擇所放棄了的最大的代價”,別搞錯了。
繼續回到“貨幣成本不是全部成本”這個問題。我們買打折品,雖然貨幣成本低,但你找它花的時間多了,遇到假冒偽劣的概率大了,這些加在一起才構成全部成本,所以做決定時,不能只考慮錢這一個因素。因此剛剛排隊買豆腐的例子,還需要把時間考慮進去。這才是拿成本說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一直堅信付費學知識才是最便宜的,不上免費課,雖然免費課不花錢,但找免費課花時間啊,而且學到的東西不全面還構成不了一個完整體系。我之前也上免費課,聽免費講座,但學完發現什么都沒學到,東一塊西一塊的。而付費學習學到的有效知識和節省的時間反而極大的降低了成本。這么看的話我這個公眾號不僅不花錢而且學東西還是一單元一單元學到的,那成本不是低到塵埃里了?偷偷給自己點個贊。
那我們最后回到一開始的"食堂漲價"問題。即使是從成本上來說我們也不該討論這個話題。為什么?前面已經提到“成本是你放棄了的最大價值”,而沉沒成本是你已經做過的選擇(已經花了的錢),不是將要做的選擇,那么"沉沒成本就不再是成本",也就是說你已經花了的錢不再構成成本,不需要再考慮它了。倘若此時你如果做繼續討論這個選擇,那么所花的時間才應該計入成本中去,既然沉沒成本已不構成成本了,那為什么還要再加新的成本進去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講到這里,你可能會說“我家庭條件不好,你又不是我,你當然這么說啦,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里其實是犯了一個“訴諸人身”的錯誤,什么意思?具體我下一次會聊一聊,這里簡單提一句:“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年齡,性別,經濟,立場等等和他說的話有沒有道理,這兩者是沒有關系的”,你這么聰明,一定懂的
最后附上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你如果想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請先讓自己配得上它”,共勉。
l??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