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農歷三月初十一 ?天氣晴
作息:昨晚23:10睡,今早4:30起床
學習:賴老師《學說集》省錢說(三),語音早課虛受老師《易經入門》系列課程。
鍛煉:蹲累積0.5小時,干梳頭2分鐘。
讀經匯報:
1.《黃帝內經》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3)讀遍累積5遍。
2.《詩經》245-246讀0遍累積3遍。
感恩日記:
新聞鏈接:http://toutiao.chinaso.com/qb/detail/20180420/1000200032983341524185691845698914_1.html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則新聞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為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一個所謂的鐵飯碗,全國各地都上演著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壯舉,文章中也只是透過一個點反應出這個現象而已。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寄托于孩子,灌輸的理念就是通過學習考取公務員獲得鐵飯碗,這樣的理念給孩子,是否太狹隘或者功利了些呢?而作為一名大學生,自己是否也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了父母而學習,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工作而工作,將來為了成家而成家......這似乎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生活的一種模式。到底我們該選擇怎樣的人生?難道只有一條路可走?
一、人生需要明師指路,需要基本的預見力判斷力
看了這個新聞,感覺人生沒有明師指路,一路都是黑燈瞎火的摸索,真的會很辛苦!人生的輸贏,其實不在一次考試,而在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心態。世界那么大,不是只有一個“獨木橋”可走,所謂365行,行行出狀元。一條道走到黑,那要看選擇的道路是否正確。
這就需要我們有基本的預見力,判斷力。眼光只是停留在那個“鐵飯碗”,最終會被這個“飯碗”障礙住自己的眼界、格局。透過這個新聞可見,如果按照現在的教育方式去培養孩子,我們不妨預見一下,我們的孩子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上大學,最后的結果是什么?我們是否有預見力,我們的孩子將來可以避開走這樣的獨木橋呢?
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在育心經典就有一群這樣的父母,他們帶孩子一起學習國學,從小為孩子打下堅實的國學基礎,用經典思維養正孩子。同時在陪伴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中,這些草根父母也從原本不知經典為何物到成長為國學講師,甚至團隊領導。有些父母本身學歷也并不高,但是通過明師的點撥,自己的努力,個人道德學問不斷提升,獲得了社會上很多領域的人的認可,同時也實現了經濟上的自強。
所以,與其將來去爭奪外在的資源,不如把自己變成最好的資源。這世上,沒有比投資自己和孩子的成長更好的投資了,一個有道德學問的人,才是越活越有價值,越活越有魅力的人。人生需要明師指路,需要有基本的預見力,判斷力和行動力,才能走得更遠。
二、突破思維,活到老學到老
其實不管是做什么工作,不應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工作之余也可以學習充電不斷提升自己。作為人,我們不是學校畢業就可以不學習了,學校的階段只是最基本的教育階段,但是步入社會,我們面臨著擇業,成家,生子等等,這些方面我們都需要提前進行儲備,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在育心經典, 很多家人都是在職的員工,有的是教師,有的是公務員,也有的是普通的全職媽媽,還有一些九零后,零零后。他們在工作之余,堅持鍛煉,早睡早起,每天在網絡平臺參與學習,承擔易工。爸爸媽媽們在家每天帶孩子一起讀經典,堅持寫日記,周末參加當地的讀經班活動。她們熱愛生活,喜歡主動付出和承擔,生活每天都過的非常充實而幸福。活到老學到老,積極陽光,樂于奉獻,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育心生活模式。
三、建立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父母讓子女考鐵飯碗,其實最終是為了能讓孩子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等,讓子女生活的更好,更幸福。在父母和周圍人的影響下,年輕人為了考上公務員自然拼命的努力,當然,每個人也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但其實,作為一個人,不管在哪個領域,哪個行業,我們都應該建立一種更高的追求,比如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那么用什么來衡量生命的價值呢?那就是看一個人為周圍的人,為自己生活的環境,為家庭,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有多少?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就是能幫助更多人,造福當代和后人,而不只是一味的向社會索取。回看很多社會上受人尊敬的人,無不是懂得無私付出,默默奉獻的人。就如邵逸夫,全國各地到處可見邵老捐獻的學校、醫院等;?還有如育心經典的大家長賴老師,賴老師通過帶孩子佳佳學習經典,總結方法,編輯教材,錄制錄音,建立系統平臺,并無私的把自己的實踐成果告訴大家,手把手的指導全國各地熱愛國學教育的家長一起學習成長,還培養了一批國學講師,真正是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賴老師通過不斷的的付出,不斷的承擔,實現了人生的大有,還幫助更多家人走在實現大有人生的大道上。?
像邵逸夫,賴老師這樣的人,他們的生命狀態是主動的,是積極的,是一種奉獻的精神。在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同時,人生的幸福不用刻意追求,就在其中矣!
感恩天地,感恩賴老師創建的育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