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款劇《我的前半生》引申出來的各種討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性的討論。從婚姻、親情、愛情、友情、事業等多角度理智地演繹了人性的復雜與現實。
2、把一盒硬幣放在街頭供人自取,最多不超過5元的人性測試,幾天之內出現在全國各大城市的街頭。面對街頭的一盒硬幣測試,有的人遵守規則,有的人沒有,有的人壓根就沒在意。總之,不同地域的人展現了不同的人性。
事實,我們無法通過一部電視劇或者一次測試就能完全地窺視和判定復雜的人性。
關于人性的討論,在我國最早孟子提出人性本善到后來荀子的人性本惡,再到告子的無善無惡與世碩的有善有惡。
不管你是贊成哪家言說,還是你有自己的一套人性哲學,但對于人性,生活是最好的實驗者,我們無需畫蛇添足,大費周章地去刻意考驗,畢竟它經不起考驗,何況還是刻意而為!刻意考驗人性,最終一定是兩敗俱傷。
因為我們無法評判一個人的意志有多么堅定,品格有多么高尚,除非你觸及到了他的底線。所以說,刻意去考驗人性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不道德事兒。
但凡是個正常的成年人都深諳人性的復雜,不應隨便去考驗。盡管如此,但還是有很多人自作聰明試圖制造各種考驗去探出別人的底線。
這讓我想起大學時候發生的一件小事。有一好友交了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優于自己的男朋友。在感情里她疑神疑鬼,總是擔心對方腳踏兩只船。所以請了她要好的閨蜜去試探這份愛情。在她一次次的刻意“撮合”下,終于閨蜜和帥哥男朋友成了一對。
所以,在刻意考驗下,她失去了愛情和友情。她哭著來找我,讓我評評理。因為那對新進小情侶都是我要好的朋友。然而,那會我特別冷血,不僅沒有安撫她受傷的心,而且還給了她一個比耳光更肉疼的詞:活該!
她憤怒地看著我,歇斯底里地吼著:你們都是一伙的。朋友不可信,愛人不可信。在各自利益面前,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你就是怕得罪他們,所以就這樣唯心地反過來指責受傷害的我。
看她這樣,說真的,我心里特別心疼。但還是沒有給灌雞湯,而是選擇了陳述事實:
當你想要去刻意考驗他對你的感情是否忠誠時,你得問問自己其實是不是已經不再信任這個人,還是自己在這段感情里沒有足夠的自信。如果是你不信任他,卻要求他死心塌地地對你,這就是你不人道了。你的試驗只是在證明你的預設,如果他們經受這次考驗,也不一定能經受下次下下次的考驗。
如果是自己不夠自信而導致了在愛情里的卑微,那么填補這個情感黑洞比開始一段患得患失的愛情更重要,否則只會不斷重復這些無聊的戲碼。
此外,在利益面前,我同意人人具有自利的傾向。但自利決不等同于自私。在你們三個人的感情里,如果你不是出于自己利益的受損,也不會這樣憤怒地向我控訴他們的不是,需要我主持公道。從某種意義而言,這也是一種自利。
所有的沖突都不要隨隨便便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他人。對于他們因你的考驗而假戲真做,或許這才是你認為最好的結局,因為由此你擁有了再關系里的指責優勢。所以,這中間你才是這場游戲的主導。
對于我不站出來說句你認為的公道話,也并非黑白不分。只是我并不認為指責就能解決你背后所隱藏的深層原因。何況,這個事本身是你們之間的事,我插手不叫打抱不平,而是多管閑事,沒有界限。
所以,認不清這些理,傷心痛苦都是該受的,所以活該!
她聽完之后,哭的那個撕心裂肺,憤恨我說出了她心里一直不敢承認的問題。但是哭著哭著,眼神也變得溫柔了。
這樣狗血的故事是不是和《我的前半生》里賀函、唐晶還有羅子君有些類似呢?其實這樣的故事不止在電視里,在我的身邊,我相信在你的身邊也時常發生。
很多人都以為考驗就能窺視人性,事實人性并不是由考驗得來的,它本來就是人的一部分。人性是用來相信的,而不是用來考驗的。當你開始懷疑、猜測時,是要學會覺察哪里出了問題,找出原因,及時調整才是最關鍵的。
關于人性,我愿意相信人性是善良的,但是,卻不得不接受一些人善良中夾雜著的丑惡。畢竟人性的復雜除了人的行為性,還有人的生理性、精神性、物理性、感受性、社會性、人為性。
而不管一個人的社會化水平有多高,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人首先是作為普通的群居哺乳動物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很多本能性的東西是不可忽略的。
而人在本能上是利已的。在利益沖突的時候,趨利避害是天性。所以人家選擇利己而不是利你,我們應該給予理解,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進行控訴。理解并不代表贊同,而是要懂得換個角度看問題,以后遇到相似的情況能避免走入人性的弱點。
魯迅曾說過一句話:常存單純之心,深味復雜人性。
正是這句話給予了我在生活中無數次品嘗了人性的暗黑和無知后依然充滿希望和純真的強大力量。
因為,我知道,人活著都是在不同程度受苦。既然如此,誰的人生不委屈?又何必過分迷人、迷事和迷理呢?
人人都有光明與黑暗兩面性。但是在世上,沒有絕對的善惡,善惡都是有其立場和背景的。所以要相信人性的光明,同時也要看破人性的陰暗。但看破不說破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需要修行成長而來,而不是考驗得來。
所以,所謂的善惡,也只是一些人眼中的印象罷了。在善惡之間,從來都是轉身的距離。
所以,無論是當你遭遇不公正的待遇還是如魚得水時,千萬不要天真地認為世界就是如此黑暗或美好。
在利益面前,最容易看到真實的人性,自私也好,無私也罷。這都沒錯,因為這都是人性。
所以,對待生活的態度在于你自身的選擇。如果你選擇了步步為營過日子,就不要怪責別人對你坑蒙拐騙又算計,也別妄想別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沒思想,更別羨慕那些單純的傻白甜雖然到處碰壁,但貴人多多,而且最終還老天眷顧。
對于人性的認知,需要用心,無需刻意考驗,只需多些真誠,少些套路。
人性是人的一部分,只有把這個人掰開了撕碎了,才能知道這個人的人性是什么樣,但若將這個人掰開撕碎了,那知道了人性又有什么意義呢?
最后,愿大家都能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著。如果有人與你攜手共度,你也要留出時間關愛自己和感恩他人;如果沒人陪你披荊斬棘,那你就做自己的太陽,溫暖自己也照亮他人。
-END-
作者:如心
接地氣的偽文藝青年
愛講道理的逗逼辣媽
熬雞湯也出干貨的國二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