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剛看完帶字幕的《下克上考試》感觸頗深。一開始是因為演員深田恭子去看,但是我覺得里面的內(nèi)容還是很煽情很動人的,畢竟日本就這點好的,故事很平凡但卻很感人。
故事是講一位父親信一因為在工作時會常常被問及從哪一所大學畢業(yè),然而只有中學畢業(yè)的他遇到這種問題都會很難以開口,特別是后來來的后輩是從東西大學讓他在每次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很難為情。孩子上了五年級,全國考試排到倒數(shù)更讓他意識到要讓孩子擁有好的教育和未來,不能像他們夫婦倆一樣只有中學的文憑,所以辭掉工作,專心帶著孩子備考并最終歷經(jīng)很多困難后考到一所好的私立初中的故事。
這是日本的真人真事改編成電視劇的,所以會讓我產(chǎn)生很多共鳴。在人生當中,不經(jīng)每一個會經(jīng)歷很多考試,并且很多人會因為孩子經(jīng)歷更多的考試,就像前段時間大熱的《小別離》,一個是日本的升中考,一個是中國的中考,所以今天要聊一聊教育和人。
雖然考試是大家最討厭的,但也是最沒有辦法避免的。在沒有出國或者接受國外的教育之前,一直覺覺得國外沒有考試,國外學習輕松和簡單,但是我來到新加坡之前也接受了很多其他的學習比如雅思,來了之后也不是說都很簡單,即使沒有考試,但是你還是必須寫很多的論文,做演講,做PPT等等,這些同樣算分,還要考察你的抄襲率,所=所以國外學習絕不是易事。
從小我一直很不能理解應試教育,我一直覺得這個真的非常有BUG,但是往往學習所吸收的只是被最快的反應出來就是在試卷上,你考了幾分似乎說明了你理解了多少。從小我就是那種不會念書的那種,但是我確實蠻喜歡學東西的,所以我會盡力去做,然后很多時候也是徒然,但是還是很感謝我的父母給我提供了學習環(huán)境。
《下克上考試》就是用題海戰(zhàn)術去攻克那些考卷和考題,然后解決了很多難題之后,第一次還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然后在孩子媽媽偷偷報了另一所僅次于他們的夢想中學的學校,終于考上這所不錯的學校。其實在《小別離》的電視劇中也是看方朵朵做了很多很多的卷子,初三的時候一個晚上6張考卷,其實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我都很怕,更別說是一個小孩子了,電視劇中為了朵朵的升學考試,他們一家在這一年也是緊張兮兮的,爸爸方圓一直在解決各種童文潔和方朵朵之間的矛盾,想辦法給朵朵減壓以及幫助朵朵升學美國高中。而在前半部分童文潔每天都盯著朵朵跑步,背單詞,做作業(yè),檢查卷子,方圓也是被訓練的在家里看電視連聲音都不能開,這個和升學家庭非常寫實,我覺得還是挺用心的。在這里也想說一下題海戰(zhàn)術雖然很辛苦但是對于記不住的題目也只有這樣的方法來慢慢訓練積累和總結了。
為什么無論國內(nèi)國外都這么注重文憑呢?我記得小的時候看《小孩不笨》,里面那個媽媽就說在新加坡,如果沒有文憑就不能在社會立足,就會被人看不起。雖然在今天看來這種觀念還是很深,大家也是擠破頭的去考各種證傍身,或者去考研。其實我很佩服考研的人,寒暑不停地復習,做題,背誦,早起,練習,現(xiàn)在很多人從大二就開始準備,大三試水,大四應屆再考等等,這些人都是很有毅力的。文憑中不重要呢?我覺得文憑只是一個條件,看你和你要進入的崗位、單位如何看待它,我覺得文憑沒有能力重要,所以在以后的學習里我覺得我會更加的關注如何讓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并且多分析一些案例去幫助學習。
學習也需要拓展。也就是目光可以放遠一點,即使眼前考試也許只考這一個點的內(nèi)容,不只是關注這個點,我覺得多多外拓是學習更多東西的最佳途徑,再多研究一些和學習一些相關的其他的只是,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才是學習的主要目的。就如我的簽名所說的:生命的終點是興趣的毀滅。建立興趣,豐富人生,有限的人生完成無限的升學夢,把夢想變成理想,加油吧!致正在準備升中考,中考,高考,雅思,托福,GRE,GMAT,ACCA,研究生準備,各種考試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