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鋒(周煦良譯本)摘錄

先用kindle mate導出筆記,再到簡書里修改、整理,最后導入到evernote以便隨時隨時觀看。
就這樣
大部分的摘錄都是小說的偏后半部分,十年只是一場鋪墊,拉里的正式離開才是一切的開始。
關于標題刀鋒

一把刀的鋒刃不容易越過;
    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

  1. 通常類型的人,我自命能了解他們的內心深處;對拉里,我不能。拉里已經如他自愿的那樣,藏身在那片喧囂激蕩的人海中了;而這片人海又是被那么多的矛盾利益困擾著,那樣迷失在世界的混亂里,那樣渴望好的,那樣外表上篤定,內心里彷徨,那樣慈善,那樣殘忍,那樣誠實,又那樣狡猾,那樣卑鄙,又那樣慷慨;而這就是美國人民。我講拉里只能到此為止,我知道這很不夠,但是,沒有辦法??墒?,當我寫完這本書,感到準會使讀者摸不到邊際而有點不自在時,我就把這冗長的故事在腦子里重溫了一遍,看看有沒有辦法設計一個令人滿意一點的結局。

最后,故事的主人公拉里也不知所蹤。而作者對于拉里或這種人的定義是“人中麟鳳的光輝形象”,這也是在讀的時候覺得拉里反而不如格雷生動有趣。結尾的處理也也很有意思,作者精心編造了這個故事(或者根據真實人物的影像),故事中人物的人生軌跡也自生自在的發展著,而毛姆只是將這些寫出來了(“使我非常吃驚的是,我忽然恍悟,盡管絲毫沒有意思要這樣做,我不多不少恰恰寫了一部以”成功“為題材的小說”)。
這里有點強行裝逼的意味,讀村上春樹的小說也是這種感覺,大部分作家寫作選擇先寫著再說,看看故事可以怎么發展,也有些作家對段落和行文會選擇精心編排,例如杜拉斯的《情人》,這種最可怕。

  1. 喜歡體力勞動。不論什么時候,只要看書看不下去了,我就從事一個時候體力勞動。我覺得這樣能使人精神振作起來。記得有一次,我讀斯賓諾莎傳,讀到這位哲學家為了糊口不得不打磨鏡片,作者非常愚蠢地認為這對斯賓諾莎是很大的折磨。我敢說這對他的理智活動只會有好處。別的不談,單單使他暫時不去苦思苦想那些哲學問題,也就夠了。當我沖洗車子或者修理汽化器時,我的腦子是不去想什么的,而當我把手里的活做完之后,我會有一種樂滋滋的味兒,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事情。

泥踩說過:如果不用一天中的三分之一來思考,怎么能成為思想家。這里有點斷章取義。只能說思考也是一種勞動,發呆更是奢侈品。常聽到“你怎么能把你的天分浪費到這種東西上呢?"拉里境界雖高,也只有三年是整天看書的,書中真正的可以稱作“思想家”便是拉里在車上遇見的不睡覺的大師和那位一直待在山洞內沉思的大師,此處拉里也表明了自己與他們的不同,可能是道不同,也可能是境界不同(橫向和縱向吧,最后大師都脫離臭皮囊了,拉里還要在紐約的塵海中沉浮,因為畢竟拉里還是個青年)

以下有點玄學的味道了

  1. 我們在這世界上所珍視的一切美好的,有價值的事物,只能和丑惡的東西共同存在,你說是不是呢?
    我也不滿意,頂多只能說,既然得出某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結論,一個人就只能盡力而為。
    泥菜說過:最大的快樂伴隨著最大的痛苦。拉里的觀點是曖昧的,充滿妥協性的,問題是關于世間惡的存在

  2. 塵世的滿足都是暫時的,只有無限能提供持久的快樂和幸福。但是,時間的沒完沒了并不能使善更加善些,也不能使自更加白些。如果中午的薔薇失去它在清晨時的嬌美,它在清晨時的嬌美仍然是真實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個完,我們除非是傻子才要求事物永久不變,但是,如果我們不抓著手里的東西及時享受它,肯定說我們就更傻了。如果交易是事物的本性,我們會認為把這一條作為人生哲學的前提,是最合情合理了。我們誰也不能兩次濯足于同一的河流,然而,河水流去,繼之流來的水仍舊一樣清涼沁人。

  3. 那是由于它的極端真實感。說實在話,它就是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神秘主義者所獲得的那類經驗。印度的婆羅門,波斯的蘇非,西班牙的天主教徒,新英格蘭的新教徒;只要他們想要形容那無法形容的境界,使用的語言都差不多。這種境界的存在是無從否認的;唯一的困難在于解釋。是不是我一時間和絕對合為一體,還是潛意識里的一種親力(我們全都有這種潛在親力)流進普遍精神所致,我也說不了?!?/p>

  4. 你可知道這只有人和靈長目動物能夠做到?由于拇指能夠和別的指頭相對,手才成為現在這樣可愛的工具。這種能夠和別的指頭碰到的拇指,當它還在雛型時,會不會只在個別的人類祖先和大猩猩中才有;它之成為人類的共同特征只是經過無數世代發展的結果,會不會呢?而這類和絕對合為一體的經驗,過去為許多不同的人所具有的,會不會指向人類意識的一個第六感覺的發展方向,即在遙遠遙遠的將來,它將成為人類共同的感覺。人類將如現在感到感官事物一樣,直接感到絕對呢?這至少是可能的?!?/p>

*怎么樣才算感受到絕對。毛姆以拉里為例,描述了這個境界

“我不會形容,那些寫景的字眼我全不會使用,我講不來,不能使你親眼看見破曉時展現在我面前的那片壯麗景色。那些滿布茂密林莽的群山,曉霧仍舊籠罩在樹頂上,和遠在我腳下的那座深不可測的大湖。太陽從山巒的一條裂縫中透進來,照耀得湖水象燦銀一樣。世界的美使我陶醉了。我從來沒有感到過這樣的快意,這樣超然物外的歡樂。我有一種古怪的感覺,一種震顫從腳下起一直升到頭頂,人好象突然擺脫掉身體,象純精靈一樣分享著一種我從來沒有意想到的快感。我感到一種超越人性的知識掌握著我,使得一切過去認為混亂的變得澄清了,一切使我迷惑不解的都有了解釋。我快樂得痛苦起來;我掙扎著想擺脫這種狀態,因為我覺得再這樣繼續下去,人就會立刻死掉;然而,我是那樣陶醉,又寧可死去而不愿放棄這種歡樂。我有什么法子告訴你我那時的感覺呢?沒有言語能夠形容我當時的幸福心情。等我恢復到原來的我時,人變得精疲力竭,而且在發抖。我睡著了

關于拉里

  1. 在談正經事情,他談時卻很自然,口氣就象平時談話一樣,也許有點踟躇,但是絲毫不勉強,猶如在談天氣或者莊稼

  2. 他的聲音非常悅耳,連最最隨便的一句話都帶有說服力;他的臉部表情經常隨著他的思想在變化,從嚴肅到輕快,從沉吟到嬉戲,就象鋼琴在許多小提琴猛然奏起一個協奏曲的幾個主題時發出的漣漪一樣;而使我感到惱火的是,所有這些我休想用語言形容得了。

  3. 拉里講話,使人覺得很好受,因為他的聲音非常之悅耳,清脆,圓潤而不深沉,有種特殊的抑揚頓挫。吃完晚飯,大家回客廳喝咖啡。我從來沒有到過印度,急于想多知道一點。

  4. 這話并不意味著說他以冷冰冰的僵硬態度來回答人家的由衷熱情;相反,他顯得非常之有禮貌和可愛;不過從他的眉宇之間可以覺察到一種只能稱之為超然的派頭,而且弄不懂這代表什么。

  5. 我完全記得當初他前途無量,一點不用操心的時候,一雙深藍色眼睛里的那種無憂無慮的坦率;如今我好象在這雙眼睛里看見一種無名的沮喪,而且即使我不知道事情經過,恐怕我也不難猜到是什么意外事故摧毀了他對自己以及對世界秩序的信心。我覺得他有一種自卑感,就象做了壞事,雖則不是出于有意,但是感到羞愧。

拉里的存在就是一個bug,人人都喜歡拉里,拉里無論去哪都受歡迎,拉里的行為都可以被原諒,附帶被動把妹的技能,還有超高命中率。這些更多部分表現在拉里的話語,這個意思就是 就是這么不同凡響。
話說過頭了,拉里是最讓人不得不信服的存在

  1. 吠壇多的不二論哲學并不要求你憑信仰去接受什么;它只要求你具有認識現實的熱烈欲望;它斷言你能夠象感到快樂或痛苦一樣有把握地感覺到上帝。而且今天印度有許多人--以我所知總有成百上千的人--自認已經做到這一點。我對于人可以通過知識達到最高現實這種想法感到非常滿意。在后期,印度的圣徒有鑒于人類的軟弱性,承認通過愛和通過工作也可以得到解脫,但是,他們從來不否認最高但是最艱難的途徑是通過知識,因為知識的工具是人類最寶貴的能力,即他的理智?!?/p>

  2. 印度的那些名目繁多的神只是些用以達到使自我與至高的我合為一體的手段。

  3. 你要嘗嘗糖的味道,你并不要變做糖。個性除掉表現我們的自我中心主義外,還會是什么?除非靈魂擺脫掉自我中心的最后痕跡,它就不能和絕對合為一體

  4. 吠陀經義,真我,即他們稱作阿特曼而我們稱作靈魂的,與身體及其感覺,與心靈及其智力,都不相同;它不是絕對的一部分,因為絕對由于是無限的,就不能有部分而只能是它本身。靈魂不是創造出來的;它亙古以來就有了,而當它終于解脫掉愚昧的七重蒙蔽之后,就會回到它原來的無限去。它就象海里蒸發起來的一滴水,在一場雨后墜進水潭,然后流人溪澗,進入江河,通過險峻的峽谷和廣袤的平原,迂回曲折,絡石縈林,終于抵達它所由升起的無垠大海?!?/p>

  5. 一種見解。我既不相信,又不不相信

我們可以說 我既不相信,有不不相信的時候,是 見解。

  1. 印度教徒會說開始是沒有的。個人靈魂是與天地同存的,從古如斯,它的善惡則由以前的生存決定?!?“那么相信輪回說對人的生活會有實際影響嗎?說來說去,考驗就在這上面

  2. 這個神奇的一天,朗照的日光,五顏六色的鬧吵吵的人群,辛辣而芳香的東方氣味,使我心醉了;而那三尊”大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的龐大頭像,就象畫家用來使他的構圖具有完整性的一個物體或者一片顏色似的,賦予這一切以一種神秘的意義。我的心開始瘋狂地跳起來,因為我突然間深深體會到印度能給我某種我非有不可的東西。那就象有個機會擺在我面前,我要么立刻拿到手里,要么就永遠失之交臂

  3. 是你前生的所作所為,才使你的靈魂投進一個殘缺的身體

  4. 你可曾想到過,輪回既是世間有惡的解釋,也是惡的存在理由?如果我們受的惡報是我們前生造孽的結果,我們就會服服帖帖地忍受,并在今生努力行善,使來生少受些苦。

  5. “可是,你知道,我不但是我的靈魂,也是我的身體。誰說得了我之所以為我,有多少是我的身體碰巧造成的。拜倫不是因為碰巧生了一只畸形的腳會是拜倫嗎?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因為碰巧有羊癇風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嗎?”

  6. 輪回是不是指靈魂從一個身體轉到另一個身體,并且根據前生的功過沒完沒了地經歷下去?

  7. 他認為地獄就是失去上帝護持,但是,如果這樣就是一種使人忍受不了的懲罰,夠得上是地獄,你能想象仁慈的上帝會執行這種懲罰嗎?歸根到底,是他創造了人類;如果他創造的人類使他們能夠犯罪,那就是他要他們犯罪。如果我訓練一只狗去咬闖進我后院來的生人的咽喉,它咬了生人的咽喉之后,我再去打它,那是不公平的。

  8. 相信上帝也會看不起他。我總認為,上帝最喜歡的崇拜者是那種按照你的知識程度盡力而為的人。

  9. 路得·伯班克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農場,會種出一種無核的橘子,亨利·福特出生在密執安州的一個農場,會發明一種小汽車,拉里并不比他們更奇怪?!?/p>

  10. 無意間腦子里出現一個想法,借此消磨時間。一個人在想著玩。我敢大膽斷言,魔鬼目睹基督教挑起的那些殘酷戰爭,教徒對教徒進行的那些迫害和刑罰,以及殘忍、虛偽、褊狹,一定對這本帳感到心滿意足。而且當他想起基督教給人類背上了一個原始罪惡的痛苦包袱,使美麗的滿天星斗昏暗下來,給世上那些供人們享受的賞心樂事投下一道邪惡的陰影,他準會咯咯笑起來,一面咕噥著:活該受這報應,這個鬼。

自我犧牲與感情

  1. 自我犧牲是壓倒一切的情感,連淫欲和饑餓跟它比較起來都微不足道了。它使人對自己人格作出最高評價,驅使人走向毀滅。對象是什么人,毫無關系;值得也可以,不值得也可以。沒有一種酒這樣令人陶醉,沒有一種愛這樣摧毀人,沒有一種罪惡使人這樣抵御不了。當他犧牲自己時,人一瞬間變得比上帝更偉大了,因為上帝是無限和萬能的,他怎么能犧牲自己?他頂多只能犧牲自己唯一的兒子?!?/p>

  2. 巴斯噶說感情有其為理智所不理解的理由。如果他的意思是我設想的那樣,那就是指情欲控制著感情的時候,感情就會發明一些不但言之成理的理由,而且可以充分證明世界在愛的面前可以為了愛完全毀掉。它使你相信犧牲榮譽是值得的而蒙恥受辱是便宜事情。情欲是毀滅性的。它毀掉安東尼和克里娥彼特拉,毀掉特雷斯坦和伊蘇爾德,毀掉巴奈爾和吉蒂·奧賽。如果它不毀掉人,它就死掉。到了那時候,一個人才會廢然若失,發現自己虛擲了一生的大部分時間,熬受因妒忌引起的劇烈痛苦,蒙辱含垢,忍氣吞聲,把自己的全部柔情蜜意,自己靈魂的全部財富,都浪費在對方身上,而對方不過是只破鞋,一個蠢貨,是自己制造許多夢想的一個借口,連一塊橡皮糖都抵不上。”

  3. 就不是愛,而是別的東西;而且情欲并不是由于滿足而是由于阻撓變得強烈的。

  4. 現的,并且由腦活動決定,但是意識對腦的活動并不產生任何影響。意識就象水里的樹影,離開樹不能存在,但是對樹絲毫沒有影響。有人說,沒有熱情也可以有愛,我認為是胡說;他們說熱情沒有了,愛仍舊可以存在,他們指的是另外一種東西,感情,好心,共同的愛好,興趣,和習慣。特別是習慣。兩個人可以由于習慣繼續發生性關系,就象到了吃飯的時候肚子覺得餓一樣。當然,人可以有欲望而沒有愛。欲望并不是熱情。欲望是性的本能的天然結果,它比人這個動物的其他功能并不更重要些。所以有些做丈夫的在時間地點適合時偶爾放縱一下,他們的妻子那樣大驚小怪,實在愚蠢。

  5. 有些心理學家是這樣看的,認為意識是伴隨腦的活

  6. 道德家總想說服我們,把性的本能和愛情看作是兩碼子事。他們總傾向于把性說成是一種附帶現象。


  1. 過去時常一個人坐一條船,劃到沼澤那邊,呆上幾點鐘頭,觀察野禽。他時常在小河里劃來劃去,兩邊是淺灰色的蒲草,頭上只看見藍天。有些日子,那些小河就象地中海一樣藍。他回來總不大肯說,只說妙極了??墒?,我能看出他感受很深。我知道他的心被這種美,這種寥廓,這種幽靜打動了。在太陽剛要落山之前,沼地上有這么一會兒光線很是迷人。他往往站在那里憑眺,心里感到非常受用。他時常騎馬到那些孤寂而神秘的林子里跑得老遠;那些樹林就象梅特林克一出戲劇里的那種樹林一樣,灰暗、沉寂,簡直有點陰森;而且春天有這么一個時候--頂多只有半個月--山茱萸盛開,橡皮樹抽葉,嫩綠色的葉子被灰色的西班牙苔蘚一襯,就象一首歡樂的歌曲;地上開遍白色的大百合花和野杜鵑,象鋪了地毯一樣。格雷形容不出自己的感受,但是感受極深。

*拉里的精神狀態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別人,哪怕是格雷,這里格雷和拉里都處于了同一精神狀態,他們都形容不出自己的感受,但感受極深。

  1. 圣徒氣息?!?他的回答使我微微感到不安。在這間陳設著精美家具、墻上掛著名畫的房間里,這句話就象浴缸漫出的水從天花板上漏下來,卜篤的一聲
  1. 我們的談話實際上就這樣結束。伊莎貝兒對自己能夠無拘無束地跟人談話也許相當感到慰藉,可是,我能給她的只是這一點點。我覺得自己沒有能盡到責任,想講幾句話使她多少感到舒服一點。 “你知道,一個人在戀愛,而且事情弄得全然不對頭時,心里總是非常難受,而且好象永遠不能擺脫似的??墒牵銜尞惖氖?,海在這上面很起作用?!?“這話怎么講?”

“愛情是個很不行的水手,你坐一次船,它就憔悴了。當你和拉里之間隔開一座大西洋時,你會意想不到地發現,在啟程以前,好象無法忍受的苦痛,也變得輕微了?!?“這是你的經驗之談嗎?” “這是一個曾經滄海的人的經驗體會。我在愛情上碰了釘子,感到痛苦時,就立刻去搭上一只大海輪。

  1.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打算告訴你的是,有些人對做某一件事情具有那樣強烈的欲望,連自己也剎不住車,他們非做不可。為了滿足內心的渴望,他們什么都可以犧牲?!?“連愛他們的人都可以犧牲?” “是啊?!?“這除了明顯的自私外,還能是什么?” “我也不懂,”我微笑說。 “拉里學習死語言能有什么用處?” “有些人對知識有種無所為而為的欲望。這不是什么下流的欲望?!?“如果你不預備派知識的用場,知識又有什么好處?!?“也許他就是如此。也許單單有了知識就是滿足,正如藝術家能創造一件藝術品就認為滿足一樣。也可能知識是為了進一步追求什么的準備。

  2. 這方面,他可以說是不屈不撓。只要眼睛落在什么上面,他就象植物學家尋求一株異種蘭花一樣,洪水、地震、瘴熱、敵意的土人,什么危險都去冒,非弄到手不肯罷休。


引言

  1. 說寫一個參加第一次大戰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在軍隊中,拉里結識了一個愛爾蘭好友:這人平時是那樣一個生龍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飛行員,但在一次遭遇戰中,因趨救拉里而中彈犧牲。拉里因此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為什么有惡和不幸(這也是毛姆在《總結》中提出過的)。復員后,拉里既不肯進大學,也不肯就業,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終極。為此,他丟下未婚妻來到巴黎;兩年后,和未婚妻解約,又從巴黎遍游世界各地,最后到了印度,找到了印度的吠陀經哲學。于是了悟人生,把自己的一點薄產分散給親友,自己返回美國,當一個自食其力的出租汽車司機,打算隱身人海,以終天年。小

  2. 也許他的生命一朝結束之后,這一生留在世界上的痕跡并不比石子投入河中留在水面上的痕跡為多。

  3. 希羅多德

  4. 死是一切的了結,所以是一個故事的總收場,但是,用結婚來結束也很合適;那些世俗的所謂大團圓,自命風雅的人也犯不著加以鄙棄。普通人有一種本能,總相信這么一來,一切該交代的都交代了。男的女的,不論經過怎樣的悲歡離合,終于被撮合在一起,兩性的生物功能已經完成,興趣也就轉移到未來的一代上去

  5. 姆的道德觀是如我國嵇康在《絕交書 》中所主張的“四民有務,各得志為樂”

  6. 他這本書并不想“闡述所謂《奧義書》的哲學體系?!薄拔叶锰倭耍词苟煤芏啵@也不是闡述《奧義書》的地方……我想的只是拉里?!痹诒緯Y尾時,他又說,“我是個俗人,是塵世中人;我只能對這類人中麟鳳的光輝形象表示景慕,沒法步他的后塵。”

  7. 他仍舊充分運用了敘事的技巧,從而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在翻譯本書的過程中,我時常碰到這樣的情形,即一面譯,一面盤算著不知他對這種鋪開的局面怎樣收拾法。但

  8. 書最成功的還是人物的塑造;

  9. 喜歡聽故事和喜歡看跳舞和摹擬表演……同樣是人性的自然傾向。從偵探小說的流行可以看出這種愛好至今不衰,連第一流的知識分子也看它們,當然并不當回事,可是的確看它們;為什么?還不是因為他們唯一放在眼里的那些心理的,教育的,精神分析的小說不能滿足他們的這種特殊需要嗎!

  10. 次大戰之間的時代--則是歐洲中心主義的黃昏時代。在這個時期,世界文化中心雖則仍在歐洲,而歐洲的文化中心,在毛姆看來,無疑在法國,但它已經不能給來此尋求人生真諦的人以滿意的回答了。

  11. 印度的吠陀經哲學

  12. 《心理學原理》

  13. 教授維特根斯坦

  14. 到弗吉妮亞·伍爾芙夫人

  15. 次大戰爆發后,毛姆由尼斯避難到英國,繼而赴美國居住,直到戰爭結束后才返回里維埃拉的故居。在美國期間,他出版了《刀鋒》(一九四四年四月,英國版晚三個月);這是一部杰作,出版后不但受到廣大讀者歡迎,

  16. 艾略特的機伶,決不會看不出那些應他邀請的人多只是混他一頓吃喝,有些是沒腦子的,有些毫不足道。那些響亮的頭銜引得他眼花繚亂,看不見一點他們的缺點。……這一切,歸根結底,實起于一種狂熱的浪漫思想;這使他在那些庸碌的小小法國公爵身上見到當年跟隨圣路易到圣地去的十字軍戰士,在裝腔作勢、獵獵狐貍的英國伯爵身上見到他們在金錦原侍奉亨利八世的祖先。這一段話不妨說也代表了毛姆對這些上流社交人士的看法。他放棄戲劇的寫作等于是對這些上流交際界的蔑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1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8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5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7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51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9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8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2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5評論 2 371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7年9月24日 晟玄 前天我看了一個電影叫《火星救援》。情節是在一項去火星的任務里,遇到了火星沙塵暴,宇航員...
    李晟玄2號閱讀 384評論 0 0
  • 這是我欲封天中的一個橋段,令我印象很深,摘錄出來,以示敬仰。 時光流逝,出生時祥瑞齊開的陳雷早已成長到了少年,雖然...
    三頁薄紙閱讀 367評論 1 0
  • 在魯山,攬鍋菜幾乎家家都能做。一碗熱氣騰騰、香氣氤氳的攬鍋菜,讓人想起過年的感覺。 “女人未嫁,正月初一中午在娘家...
    萬米先生閱讀 589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