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滿斑茅的菜地

我家盤古嶺屋后頭整山坡的都是地,全都是我們廟背人家的,有好幾塊地是屬于我家的,家里還嫌地少,我讀小學時候我爸還在盤古嶺頂上竹林里開荒,甚至把紅薯秧子插到了幾里路遠的亭子里坳上,挑擔豬糞下薯都得歇幾肩,種的紅薯也是年年遭野豬損壞。

我那會就弄不明白,我爸媽種這么多地干啥?我時常抱怨種這么多地剝奪我玩的時間,尤其是頂著草帽嘟著嘴摘花生時候,空曠的花生地里沒有一處陰涼,流火的七月曬得滿脖子通紅,下巴下的帽繩掛滿了汗珠,像是下雨天晾衣桿上懸吊的水珠,我一遍遍的抱怨:“種這么多吃也吃不完啊!”我媽就會重復那句說了多少年都沒曾改變過語調的話:“這點還嫌多嘍!以前你橫嶺外公家花生要摘幾個籮擔。”

農民都把地看的金貴,相信只要肯出力,地一定會給你回報,尤其是我爺爺,抗著松耙掮著糞箕下地都有著朝圣般的莊嚴,硬生生的把盤古嶺屋前的石碓開出了菜園,磨盤大的石頭沿著菜園砌成一兩米寬的“堡壘”,石頭地里土淺藏不住水份,一天兩頭就看見我爺在地里挑糞,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爺爺菜園里的辣椒茄子結的也還挺壯實。那年我爺站在大門口左看又看,嗯了一聲說“遠看這菜園石碓啊,就是個硯臺,現在就缺兩根毛筆”,第二年春天我爺就上山挖了兩棵筆直的松樹種在了菜園的石根下,一棵給我,一棵是給我哥的。只可惜后來說種這種高樹怕壞了屋場風水,又把十幾米高的松樹給砍了,連帶旁邊的棕樹也砍了煮了吃了。

在我七八歲時候,我也有一塊屬于我自己的“自留地”,就在門前臭橘樹下,一米來寬兩三米見長。雖只是給我練習,但菜園弄得也是有板有眼,用廢棄的板車圍成的籬笆,還開了一扇方便進出的門,我也領到了專屬于我的一把柴刀和一短把板鋤。開園第一年,地被我精心梳整的條絲紋理,像是篦子梳子刮出來的。整齊的劃開的巴掌大的土地,從大人的育秧苗圃里,拔出了青翠鮮嫩的辣椒秧子還有兩棵南瓜,根上還帶著耗去了養分癟了的種子,學著大人套種的方式,辣椒兩棵一窩,栽了七八兜,南瓜靠著岸沿栽著,想著長出藤蔓可以架在岸沿下木架子屋上。畢竟是第一年種下屬于自己的作物,感覺很忐忑,每天清晨醒來都得端著霸缸站在園子邊刷牙,一邊刷著牙還得一邊往苗上呲水,看著一滴滴水珠沿著葉脈滾落。可能是第一年種,土壤還有肥力,種的幾兜辣椒也摘了不少,那年秋天也摘上了好幾個南瓜,雖然跟大人們種的比起來有點失望,但想到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也心滿意足了。等著摘了辣椒、南瓜,苗蔓漸漸失去了靈秀,踏實的同時似乎更多的是惋惜,想著來年還可以再接著種也就漸漸放下了,后來在這塊自留地里陸續也種了幾年指甲花和蓖麻,秧子都是從我姐姐的園子里拔過來的,只是在學校寄宿了沒那么多時間再精心照看,剩下孤芳自賞,自此以后雜草壓過了花圃,后來也就沒有再長過。

“自留地”實習是我唯一的獨立種植時期,而后只有跟著大人幫襯力所能及的農活。夏天鬧干旱就跟著大人到渠里挑水,挑著半擔水趔趔趄趄走在屋后的陡坡上,往上走兩步都得向后退一步。有些年辰干的厲害,地里辣椒、茄子、豇豆都靠著早晚挑的這點水養活,挑水挑的人念想都沒有了,可還是勉強靠著信念一兜兜的澆半瓢,半瓢水下去,只聽見呲呲幾聲,轉眼間沒了,只留下點點濕過的印跡。雨水多的年辰,又閑不住的要薅草,花生地里、紅薯地里、辣椒茄子埂沿上滿滿當當的都長滿了早,比花生玉米啥都長得快,地里頭都看不到苗了。薅草還得專挑有太陽時候薅,薅出的草趁著大太陽曬死,不然天一陰沉,老天滴幾滴眼淚,草又活過來了,怕是有三頭六臂也薅不完了。

年辰好時候,有收成了又得忙活老一陣了,扯花生、挖紅薯都是集中一段時間做的活,一家大小浩浩蕩蕩,肩上掮著松耙、扁擔、菜籃,菜籃里放著矮凳和水壺,造下陣勢一天都是做這個活。扯花生扯到半晌午了,掰斷花生巷子里摘過的嫩玉米桿,我們稱之為苞穗桿,細細咀嚼有一股沁人馨甜,可能那些年上化肥較少,苞穗桿也很甜,甜的時候跟甘蔗也不相上下。停下歇息的間隙,上下兩塊地的婦女時常扯開嗓子問上兩句:“上來歇息,喝口水的,今年好花生吧?”,低處地里的婦女,抬著頭,手里還不忘停下,仰著頭:“哪里啦,盡是水籽,癟的多,可怕是種子都賒了哦!”。這其實都是農民固有的一種謙虛。到了寒露后霜降前又的同樣的挖紅薯,我們跟著大人后頭,隨著大人們一松耙下去,土里的紅薯往地上翻騰,我們就往糞箕里撿,挖過幾行糞箕里沉了,就要送擔回去,小孩就坐在松耙把上,捉起地里見光四處逃竄的土狗子,放在手心,撓的手心癢癢的。紅薯挑回家多半品相不好的放在樓下雜屋角落里留著喂豬,個頭大均勻的挑上二樓樓板上排開,不致爛的那么快。等著地里一年的收成都完完全全的從土里刨出來歸置在屋里該屬于它的位置,這一年也就算完完整整的結束了,等著來年春暖花開,又重復上年的勞作,編織新的希望。

只是后來,隨著人們陸續出去打工創業,也就漸漸放棄了精雕細琢了幾十年的這大半坡土地,與之斗爭了幾十年的斑茅很快占了上風,長滿了整山坡,隨風搖曳的茅穗像是在向人們耀武揚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15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10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84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47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30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8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7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8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7評論 1 28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14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農村娃,都是在菜園子旁邊長大的。 農村菜園子就是用扶桑樹或者南竹片子做籬笆,把一片一片的菜地圍起來。這片籬笆圍起來...
    kerrena閱讀 936評論 0 0
  • 一 晴朗的初冬,繞灣河靜靜的流淌,從一個叫帽子村的村莊悄然流過,村里整齊的紅瓦房,像是繞彎河跳動的心臟。一色的桐油...
    起花生閱讀 2,418評論 2 2
  • 無門慧開有這樣一句偈語: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若無閑事掛心頭,天天都是好時節。 某日,偶遇一株雨后猶帶淚...
    云淡風輕66閱讀 209評論 0 0
  • 跨越時代,這長途跋涉的路途中,經歷了坎坎坷坷的的人生之后,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上他都感到心滿意足。在我的內心世界中他...
    sangCarrie閱讀 259評論 0 0
  • 【1021打卡話題】 今天的文章《生意和生命,你會如何平衡》你有什么感悟? ————— 做生意 1 今天的打卡文章...
    石三英語閱讀 18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