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幻想著
幻想在破滅著
幻想總把破滅寬恕
破滅卻從不把幻想放過
? ? ? ? ? ? ? ? ? ? ? ------顧城
一地雞毛,作者寫的都只是一些普通人生活的瑣事。可是越是瑣事,越讓我有一種代入感,不禁的會害怕作者寫的的就是自己未來的生活。
我總是對未來有很多美好的憧憬。高中時,總是幻想自己可以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充實而快樂,可以交到知心的朋友,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去做的事。可是大學都快過完了,自己在大學里又都做了什么呢。考研之前,自己又不禁的會幻想,自己可以去那個喜歡的城市讀書,可以去體會六朝古都的風韻,可以走遍那個城市的角角落落。可是考研的事又已經塵埃落定,自己很不幸的成為了落榜大軍中的一個。很羨慕那些考上自己心儀學校的同學,希望他們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想自己夢想的生活靠近。
基于現在的現實對未來又有了一些想法,現在的自己并不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雖然從前也年少輕狂也有過理想,可是自己看來那些稱之為幻想在合適不過了。現在只是希望以后可以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一個穩定的生活工作,可以給自己給家人給父母好一點的生活條件。可是誰又能知道這不是自己的幻想呢。世間那些讓人羨慕的人又有幾個呢,我想大多數都像是作者書中寫的那樣,都是一地雞毛罷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充斥著每天的生活,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煩惱。
常常會感覺自己憧憬的未來是那樣的真實,仿佛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發生子自己身上。曾經自己的幻想是被一個個的現實給打碎。可是現在還沒有到憧憬的那個年紀,自己的幻想就成功的被作者用這本書擊破。
這本書里有剛恢復高考時去參加高考的青年,有剛剛升為地區專員的縣長,有在新兵連里訓練的新兵和訓練新兵的即將退役的一心想入黨的老兵,有村里的鄉紳,還有剛畢業幾年,在京城某機關做科員的大學生。
在這里面那個大學生小林的身上仿佛能能夠看到自己將來的影子。剛畢業的小林,也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不愿與辦公室里的其他人沆瀣一氣,也不愿意為了入黨做什么私下里的勾當,于是就顯得與其他人格格不如。于是在領導眼里,小林也就成為一個不求上進的青年。恰好昨晚又看到知乎的一位公務員答主寫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位雙目幾乎失明八旬老人去辦獨生之女證明,一年可以領960元錢,那是這位老人一年的口糧。可是老人走錯了部門,到了這位答主所在的部門,于是部門里的領導告訴老人應該去的地方距離他們部門有八九百米,就讓老人自己去辦理業務。可是,這位剛畢業半年的答主選擇了帶老人去辦理這個業務,不顧部門領導驚愕的目光。在我看來可能也就是職場新人才會干這樣的事,不去考慮領導怎么想,放下手頭的事去幫助一個老人。也許答主就像是剛入職時的小林,做事可以秉承自己心中的準則。雖然作者書中對剛入職場的小林并沒有過多少的著墨,但是在只言片語中依然可以體會到剛畢業的小林也是那種人,在老油條眼里屬于“多管閑事”的人。不諳世事應該是形容一個人的稚嫩,可是諳了世事到底是好是壞呢。
經過幾年辦公室生活的磨煉,小林終于也變得和其他人一樣,開始尋求向上爬的機會。為了自己入黨給別人送禮,為了老婆換工作去跑關系,為了女兒入托去找修車的大爺幫忙,為了節省開支將保姆辭退,生活中與老婆時常為了瑣事而發生爭執。
這時的小林變了嗎?
他小學的老師來北京看病有求于他,礙于老婆的阻擋,連一頓飯也沒有讓老師吃,連一把臉也沒有讓舟車勞頓的老師洗,小時候這位老師還救過小林的命。但是,當老師在車上向他微笑揮手的時候,小林的淚還是忍不住刷刷地涌下來,身上沉重極了,仿佛隨時就會被壓垮。
他的女兒因為鄰居的幫助而上了好的幼兒園,但是當他得知,是因為鄰居家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兒園,所以鄰居讓他女兒陪自己的孩子上學時。小林心里就像是吃了馬糞一樣齷齪。事情齷齪在于,小林老婆因為這件事哭后,小林安慰一番,第二天孩子還是得去人家當陪讀。畢竟在好學校陪讀也比在壞的學校陪讀強。夜里睡不著,小林扇了自己一耳光:“你怎么這么沒本事,這么不會混。”
小林變了嗎。也許是變了,變得成熟了?要考慮的事情多了,肩上的責任重了,為自己的無能而自責,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條件也開始阿諛奉承,再也不是當年為所欲為的青年。
作者仿佛給我們的生活量身定做了一個劇本,小林的變化可能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終究有一天,生活的殘酷會讓你低下高傲的頭顱,身上的棱角也悉數被打磨干凈,在這庸俗卻不可避免的日常瑣事中妥協自己,為了一點利益而出賣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