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讀《小狗錢錢》了,第一次讀的時候,并沒有太大的感受。當我靜下心來再次仔細閱讀時,又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書中的主人公吉婭跟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都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不一樣的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童年不必為錢煩惱,至少在中國人的思想里孩子讀好書就行,掙錢的事都是父母一力承擔,并且我們潛意識里也覺得理所應當。
這樣造成的結(jié)果是,直到我們慢慢長大,走入社會,很多人依舊不能清晰的分辨什么是理財,他們有的甚至把投資與理財劃等號。
我們很多父母都覺得那些理財?shù)亩际球_子,他們只相信銀行,掙的錢都只會存到銀行。
他們不會購買任何理財產(chǎn)品,即使他們也經(jīng)常抱怨通貨膨脹,錢越來越不值錢。他們害怕失敗,不敢嘗試,只能通過更努力的工作來應對金錢貶值的事實。
這樣的他們很難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財富自由,他們必須不停的去工作賺錢養(yǎng)家,因為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被動收入,一旦他們停下來,家庭的經(jīng)濟來源就會陷入崩潰。
遺憾的是,總有天災人禍的時候,沒有誰能安逸的度過一輩子。一旦遇到重大變故,他們就會變得十分被動,挺過去還好,挺不過去可能就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會把自己的這種思想灌輸給他們的孩子,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這樣的想法有問題,甚至老一輩的經(jīng)常會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都是為你好,你以后會明白的。
書中的主人公吉婭的家庭也是這樣的,在父母收入能滿足一切日常開銷時,她也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也從來沒想到某一天家庭會發(fā)生重大經(jīng)濟危機,更沒想過要去學習理財知識。
終于,當家庭入不敷出,信用卡被透支,銀行貸款被催付,讓她的父母整天愁眉苦臉,垂頭喪氣的。
這一切吉婭都看在眼里,在小狗錢錢的幫助下,她確立自己的三大目標:
1.以交換生的身份去美國留學
2.買一臺筆記本電腦
3.幫爸媽還清債務
當母親第一次無意間看到吉婭的愿望時,還嘲笑她不切實際,認為這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吉婭為此還大哭了一回,但她并沒有因為父母的不理解和打擊而放棄自己的目標。
她首先從自己最喜歡和擅長的遛狗做起,幫助鄰居遛狗掙得人生第一桶金,之后認識了陶穆太太和金先生,并且得到了金先生的認可,請金先生幫她父母解決了債務危機,最后跟陶穆太太等人一起成立金錢魔術(shù)師,學習投資;跟金先生一起成立公司,幫助小朋友學會投資理財。
自從她開始學習理財知識后,她的人生出現(xiàn)了重大改變,以前一些看似不太現(xiàn)實的理想也變得可行起來,她也慢慢的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也許有人會說,只是她幸運罷了。幸運,其實也只是充分準備加上努力工作的結(jié)果。
試想,如果吉婭不去學習投資理財?shù)闹R,她也不會慢慢自信起來,她也不會遇到陶穆太太本人,即使遇到金先生也不會跟他有話題聊,更不會去請金先生幫忙。
如果換作我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遇到家庭入不敷出,債務纏身,我們又會怎么做呢?
大多數(shù)人估計只能聽天由命了,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做,甚至在一開始我們就覺得自己一定解決不了,我們連開始的勇氣和信心都沒有。
正如書中所說:你如果今天沒有做這件事情,你就永遠不會知道給自己一些壓力之后,你能夠做到些什么。一個人覺得最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往往是那些做起來最艱難的事情,這一點你千萬不要忘記。
理財?shù)穆飞希肋h都不晚。任何的豪言壯語,都不如實實在在的行動更有說服力。
過去,我們無法改變,現(xiàn)在,我們可以把握,我們的未來我們自己決定。
本文首發(fā)于今日頭條: 風中尋夢,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