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先生物語
客戶高度參與的咨詢實施一體化
是數字化工廠落地的有效途徑
01 制造業網紅
如果你處于制造領域
對于工業4.0,中國制造2025
又或者數字化工廠,智能制造
一定如雷貫耳
從2013年至今
線上線下各種論壇、講座、研討會
各路學派專家
充斥著四面八方的解讀與預測
在這樣一種大的背景和環境中
作為員工
領導期待你給出一套數字化的解決方案
作為老板
期望自己的工廠像宣傳中看到的那樣先進與高效
此時國家在行動
工信部等各部委
牽頭各種試點示范項目
給予資金、政策支持
企業在行動
西門子,通用電氣等公司
全方位向各界展示自家的成功案例
互聯網也在行動
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公司
期望用自己的成功經驗
推廣至工業領域,開拓出新的一片天
一夜之間,曾經利潤低下的制造業成了網紅
02 我的經歷
我的職業生涯也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開始的
畢業后,進入了一家工業背景深厚的外資企業
做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某數字化工廠規劃
到目前為止,完整經手的各類規劃項目已經十幾家
參與的項目達幾十項,橫跨離散制造各行各業
但是在我心里一直有一個結
數字化工廠的落地
缺那么一點火候
無論是站在咨詢方,顧問,客戶,實施方
都有那么1mm的遺憾
導致這個鏈條無法聯結
直到有一天
看到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中提到
供應商應提供咨詢規劃服務
建立專業的咨詢規劃團隊
這句話
讓我心中多年的那個結一下解開
每人向前一小步,成就一大步
解開這么多年心結原來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文字
03 客戶的聲音
我就是想要心中的那個數字化工廠
能夠在自己地盤上:生根發芽
但是卻不知道怎么做
請一個有經驗咨詢公司來吧
讓他們出一套漂亮的方案
報告、PPT、圖紙、線路圖
然后再按照方案一件一件地去買
沒有成不了的事
然而大多數客戶對數字化工廠的需求目的十分不明確
有些期望獲得可供參觀的高大上的工廠
有些期望一份漂亮的方案向總部爭取經費
有些期望實現自己心中的那個夢想
還有些是為了拿到一些政策支持
…...
公司的正常生產是要首要保障的
人手緊張
所以項目參與度較低
而到了最后出錢采購的時候
發現高大上的東西原來這么貴
完全沒有性價比
這套少點,那臺砍掉
到處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局面
遺憾、不完美!!!
規劃的都是些什么呀,
方案做的這么漂亮有什么用
完全不考慮實際無法落地!
04 咨詢公司的想法
從公司角度來看
其目的就是期望這個項目可以成功交付
而咨詢活動中項目的成功
最關鍵的影響因素在于人
所以咨詢公司的重點就是安撫好甲方
摸清甲方的需求
好比太監服侍皇上,言聽計從
盡早完成規劃咨詢項目,盡早撤離
因為這類項目對于最后的成功
有著太多的不可預測因素
同時該類管理咨詢項目不比戰略咨詢在客戶老板心中的地位
所以我們也無法獲得同等的利潤
這也是現狀情況下
咨詢公司只愿意負責規劃
分界清晰的原因
舉個例子
某客戶請咨詢公司規劃一條數字化產線
其中包含設備,系統,管理,人員
咨詢公司根據客戶的現有情況
給出了一份漂亮的方案
但是方案出來以后,涉及到設備采購時參數的選定,品牌的判定,功能配比,招標的因素,人員分流導致的阻撓,管理變革帶來的混亂
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
都可能給這一條數字化產線的落地帶來毀滅性的一擊
如果你作為咨詢公司合伙人
這類項目里期望怎樣做?答案顯而易見
05 顧問的思考
顧問們都是很專業的
他們心底是期望項目能夠獲得成功
但是這種成功
更傾向于通過成功的項目獲得成就感
與傳統管理咨詢不同的在于
這種項目不會使顧問陷入
提案-思路-市調-寫報告-匯報-改報告-再匯報
這樣一個非常成熟的既定套路中
它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需要顧問擁有系統化的思維去思考
但是作為咨詢顧問也很矛盾
對于公司:因公司要求給出的方案是完美的
對于實況:實際操作過程中又需要考慮太多實施過程中的設計方案和可能的問題
簡單來看,它是一個PDCA的過程
(PDCA:?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的管理循環)
所以矛盾的結果就是
顧問們無法見到項目實施落地的那一天
也無法參與到自己規劃設計的作品不斷改進、檢查再優化的過程
進而無法獲得自己的方案落地成功的成就感
06 實施商的難言之隱
實施商們有著豐富的實施落地經驗
天天做的是事無巨細的工作
但是缺乏的是宏觀的整體意識
這是實施商的不足
拿到咨詢公司方案被客戶要求照著做時
發現太多的細節存在不確定性
出現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面
怎么辦,規劃方早已結束項目
07 破局
到這里你是不是看出來了
上面提到我的那個心結
咨詢方、咨詢顧問、實施廠商每家都有自身的不足
而其他方都可以將其不足進行彌補
痛點存在已久
沒有人愿意打破,但是終究會被打破
而破局
就是取各家之短,聯合而為之
實現客戶高度參與的咨詢實施一體化
終極打造真正的高端數字化制造工廠
或許現在數字化工廠的大規模落地
在某些方面存在技術難點
某些方面存在投資產出比低
但是這個時間不會很長
工信部的征求意見已經證明
問題已經顯性化,而解決方案也已經呼之欲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作者所供職的公司或所服務的對象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