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夐古君子之稱,食一方者也,何哉?其光在服輿聲令。故人未有不知也,鮮有不慕也。禮樂不降,邦家代襲,故未有能及者也。近世君子之稱,弘淵直介者也,其光謂之服膺毓貞。大比征辟,集帙通行,故各得為學也。然古之有聞君子也,邇也未之聞稱焉。何?彼者人不能及,故不別移,不待邑人稱焉,蹈節死焉。此則起于元元,雖學之成,而時又得達,未必當稱也,乃必籍令名拔眾。使世風正,人知其正,是不必有君子之自正也。使世風不正,人不知其不正,是不可知君子之自正也。故以力得人則可,以直得人則不可。而復曲作容色,以徼之稱,固不通理,久豈易焉?今于宋瑞,人不知其節也,而謂無端為死。不占,人不知其仁也,而以為果憨致亡。古今殊論,情不相通爾,其于彼人何加哉?若言乎理,則同歸者不可詳矣。故學則可也,果然應時,達亦可也。果然深省,知亦可也。至于君子,余焉知學之可以及也?
? ? ? ? 安川先生書丁酉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