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嚴橋鎮共有三個社區,尚禮是其中之一。尚禮離我們這有一段距離,名字太熟悉了,卻沒有去過;有車之后多次駛過,也沒有停下。這天,雖有熟路人相隨,找村部還是費了點周折。
? ? 尚禮位于嚴橋鎮西南,那一大片與開城六店相鄰,其建置變化很大,一段時間還曾劃歸六店鄉。據我目前查到的情況來看,大致如下:1958年,尚禮屬英雄公社(名字有時代色彩,應該比較短暫);1979年,全縣72個人民公社,尚禮是其一;1983年,撤社復鄉,尚禮為73個鄉鎮之一;1987年,尚禮鄉屬嚴橋區管轄;1992年,撤區并鄉中,尚禮鄉并入六店鄉;1995年1月又撤并為尚禮鄉;1999年,增鄉改鎮,尚禮鄉改為尚禮鎮;2002年,村級調整,尚禮鎮轄湖塘、古樓、尚禮、明堂;2004年,撤并鄉鎮,尚禮鎮被撤,瓜分后入六店鄉和嚴橋鎮;2005年12月撤銷尚禮鎮并入嚴橋鎮;2006年5月原尚禮大隊、坳口大隊、大豐大隊、于棚大隊合并成尚禮社區。以上多只是名稱上變化,其實連帶著有管轄范圍的變動,因為材料闕如,暫且未表。
? ? 最初的尚禮是一個商道,得幾戶聚攏,漸漸有了規模。尚禮街道上如果還有青石板路的話,青石板上定能清楚地看到獨輪車碾過的深深車轍。
? ? 因為近處有李姓人家,這里便取名上李,后來改為尚禮。也有說“尚禮”的名字是由“上禮”改來的。改定“尚禮”名字的人是誰呢?一定是一個文化人,借此反映當地的民風民情,也寄托他的良好愿望。比起“尚文"“尚武"來,“尚禮”意蘊豐富多了,也新艷多了。
? ? 早就耳聞尚禮的特產。一是坳口茶葉,一是尚禮干子。一度時間,坳口茶葉是本地禮中上品,物稀為貴,價格不菲。現在,茶源豐富,物流暢通,坳口茶葉雖不是昨日黃花,也不再如當年獨專的寵兒。據傳,貨不應求的時日,有人巧妙地利用著商機,是漸被冷落原因之一。坳口茶葉我應該沒有買過,貴了,下不了手;即使買回來,也定然下不了口。
? ? 二是尚禮干子,以我的印象,她是這幾年才出的新秀。現在飯桌上如出現黑干子,總有人問是不是尚禮的。這是以前沒有的情景。不過,以前飯局少,偶爾一兩次,心眼都在大魚大肉上,干子的有無與好壞是不管的。所以早就有也未可知,只是我不關心不知道罷了。
? ? 尚禮鎮上有多家生產干子,有一家的味道最好,如果不起早,買不到。我心粗口糙,食材只要不太過分,味道都一樣,更何況是非食肉類動物喜好的干子。
? ? 來之前,就有人與我說,去尚禮不看試刀石是白去一趟。去了一問,試刀石已經沒有了,有人說是被人偷走,有人說是修路埋在了土里。
? ? 試刀石所在的位置叫試刀石口,孑立于由尚禮通向海如方向的路右側。據目見過的謝老師說,試刀石是一塊高兩米多、寬近兩米的巨石,中間裂開,真的如一刀劈下。至于誰劈的,有人說是項羽,也有人說是曹操手下的一個將軍。
? ? 項羽在巢湖散兵散了兵后,帶著11名親信由尚禮入了嚴橋,后北折上霸王山,遭四面楚歌,奔至開城、襄安,后輾轉于新溝、高溝一帶,再折北入石澗、倉頭,最后進入和縣,于烏江自刎。——司馬遷的《項羽本紀》中留頭存尾,恰把項羽在無為境內這段經歷全省去了。
? ? 項羽初入尚禮時,也許為證明自己的失敗是“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看到了路旁這塊石頭,便揮刀一劈,是炫武,或者干脆是泄憤。
? ? 中國多處有試刀石,都附著名將武士秀肌肉的傳說,不必全信,也不可不信。
? ? 大凡大自然有點異相,好事者就喜歡借助豐富的想象力來附會,讓它沾點名人的氣味,于是便成了名物。如果說出于功利的目的,不太現實。古代旅游不發達,古人不必像今人的。今人爭搶著潘金蓮的出生地,沾不到香的就沾點臭的,因為他們知道,不香不臭沒有人來看,于經濟發展無補。
? ? 至于聰明人疑心這類故事的真實性,甚至以物理學的精確推算來將它推翻,我只能哈哈。
? ? 真希望尚禮試刀石是被埋入地下,而不是被人偷走,或者遭人毀壞,那樣還有重見天光的時日,不至于也漸漸淹沒入歷史的滄海。
? ? 向我們介紹的朱老師說,現在村部所在地原是丁家大院。當時有好幾棟房子的,后來被占用,被拆毀移為他用,現在幾無痕跡了。
? ? 被拆為他用的還有一座很大的廟宇,叫觀音廟,位于坳口方向。現在也鴻爪了無痕。
? ? ? 此文發布后,對丁氏歷史研究頗深的丁雙先生告訴我有關丁家大院的情況,并且向我提供了不少相關資料。
? ? 丁家大院是丁大鈞的祖居。丁大鈞(1923-2010),生于安慶,逝于南京。中國土木工程泰斗性人物,東南大學教授,為國務院首批博士生導師。現在東南大學設有"丁大鈞班"。業余愛好詩詞、書畫。其曾祖父丁鑄清、祖父丁菊癡居尚禮“小鑒湖”(也許就是現在大河灘,不過現在的大河灘在丁家大屋距離較遠),有詩作。
? ? ? 丁菊癡曾為開城橋小學撰聯,曰:膠庠新辟,仿經義治事規模,溯當年振鐸尼山,紅杏壇中綿道脈;童冠偕來,萃沂水春風樂趣,待他日拏舟河畔,綠楊影里聽書聲。
? ? 晚清時,這里還有一位私塾先生,叫萬墨琴(名璽圖),在尚禮一帶多地設館,桃李遍布。時與丁鑄清等輩交游唱和,也留有詩篇。
? ? 接受村史任務以來,嚴橋鎮的18個行政村中,我去探訪了14個。說是探訪,其實只是浮光掠影地點了一下,不深入,不全面,談不上挖掘,能了解到一二就是很不錯的了。編寫村史,如限于這些材料,不編也罷,沒的褻瀆了先人。
? ? 我多次強調,我寫的村史札記,只是我個人的眼中耳里了解到的片羽吉光,萬不可當歷史來讀。它比歷史更感性,也許多了些生鮮活潑。但歷史會更真實具體,盡可能的全面,很謹慎的用詞,來不得半點任性,拒絕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