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山,位于青州城南,主峰遠望似刀砍斧劈,一分為二,故稱劈山。雖然沒有云門山、駝山、仰天山、玲瓏山等有名氣,而且是座野山,但在青州城里的高處或空曠地,抬頭就能望見它。
記得小學之前,與上海的三爺爺去爬云門山,就問眼前那座劈山的大豁口是誰劈的?他雖是建國前的老革命,卻對我戲說:他年輕時候力氣大,砍日本鬼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把山給砍成這樣了。
我從那時起,便想著什么時候去爬一次。只因人說山勢險峻,且交通不便,所以一直未能如愿。直至今年國慶期間,我有幸返鄉登劈山,并且還小游昭德古街、大花林疃村······
驅車穿村、過橋、蹚水,除了道路狹窄些并沒有什么顛簸就達到山腳下。
樹木蔥郁、果木飄香的季節,紅的山楂、黃的柿子、青的酸棗·······五顏斑斕,養眼養涎。
沿著一條崎嶇小路,連拉帶拽身邊的草木、巖石,一步步艱難的登上劈山。但攀爬這樣陡峭的野山更刺激也更有征服欲。
登上山頂,居高臨下,有一覽眾山之感。云駝諸峰與其山勢相連,但卻都比劈山矮了一丟丟;北望青州城中景物風情,更是盡收眼底·······
劈山的由來,傳說很多,最有名的是“二郎神擔山追太陽”。二郎神與諸神打賭,說自己肩挑兩山也能追上太陽。一大早,他便從東海邊挑起兩座仙山朝太陽追去,當行至青州時,后邊的一座山被挑豁了口,只好把兩座山扔了下來,一座是云門山,被扁擔穿透的“云門洞”猶在,另一座就是這座被挑豁了口的劈山。
“劈峰夕照”是青州古八景之一,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神斧何年劈五峰,半空蒼黛出芙蓉”等不少詩作、佳句。
《昭德古街》
因饞嘴牛肉煎包,所以大中午就跑到了東關;因十幾個兒時味道的牛肉包子下肚后,太撐人,所以在這千年古街上溜達了小半天。
昭德古街是首批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迄今為止有此殊榮的也就幾十條街。
明清時期的青石板鋪路,陳年舊歲的木板大門,安詳悠遠的古城煙火氣······如果把我小時候的回憶擱在這街上,都得算是新鮮的了······
走在昭德古街,看著保留完整的明清時期的民居,感慨著在這條街上的輝煌與過往。
這條街上曾誕生、居住過四位狀元——北宋“三元及第”的宰相王曾、現存唯一“狀元卷”的作者明代趙秉忠、清代著名外交家洪鈞和武狀元丁殿祥。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千年之年,忽焉已至······
《花林野趣》
又一日下午,剛剛雨過,到城南邊附近的小村游玩,誤入花林野趣深處。
花林野趣也是青州古八景之一。據明代嘉靖《青州府志》載,花林瞳在城南云門山東麓,多柿樹,深秋霜葉紅似花,遙望如錦,狀若花林,故名。
路遇一開口石洞,今看來依然有些神秘感,且水深不知幾許。據說,此乃《三言兩拍》“李道人獨步云門”的章節里,李清推開神仙府邸的北窗所導致的山洞。
火紅的柿子、滴水的垂柳、含煙的遠山······秋日的清奇和爛漫,這兒來的恰到好處。
與故鄉好友撮一頓火鍋后,漫步街頭,靜享青州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