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等待,又人樂得所以;有人苦澀;有人習以為常。《獨自等待》貴在真實,重在寫出了那個時代得青春成長,在獨自等待的人生旅途中,每一個青澀生命不斷努力實踐看夢想,在不知不覺中體味到成長的真實滋味。
對于《獨自等待》這部電影,更多人只會關注陳文,劉榮,李靜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認為陳文獨自等待的是愛情。可,獨自等待的,不只有愛情,還有夢想。
繁華都市中,年輕的沉穩和他的一班好友懷揣著各自的夢想,終日徘徊在等待與尋覓的地平線。偶然邂逅理想中的夢中情人,瞬間燃起了激情,不斷地展開攻略,李靜實現了當設計師地夢想,劉榮在做演員的道路上努力著。每一個人都為夢想努力著,盡管被生活壓到最底層。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陳文有一個作家夢,也有一個忠實讀者李靜。就算別人都認為他的作品是狗屎,他卻不被打敗,不曾丟棄自己的夢想。為人所知的摩西奶奶大器晚成,她等待夢想成真,人生沒有太晚時開始,無論等待多久,總有成真的一天。李靜南下后,在沒有人陪陳文一起等待他的書出版,等待他成為作家,最后,只余他獨自等待自己的作家夢。
生活不止有愛情,還有夢想。陳文是理想的,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輟學只為追夢。愛情和夢想擺在前,陳文是貪心的,兩樣都要,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他還是的不到愛情。但從開頭到篇尾,唯一沒有變的是他的夢想,每一個人的夢想都實現了,唯有他在等待。“人生最痛苦的,莫過于夢醒了無路可走。”失了愛情,只是一時的創傷,沒有為之堅持的夢想,才最可悲。看看當代,多少大學生因為失戀而輕生的事例,他們將自己上大學后所有夢想拋之腦海,自以為人生只有愛情這一件事,卻不知若讀十余載考上大學是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人生有那么多事忙,為何偏激于愛情呢,還有夢想不是嗎?
流于形式,藏于細節,電影滿屏都透出了愛情的味道,對于夢想只是為了增色才出現,為了讓電影更具青春的感覺。陳文有自己對夢想的堅持,以轉型寫其他類型的小說作結,我喜歡他的有主見,不屈于現實,不隨波逐流,不會將作品改得違背初心,即使被人否定,他也不放棄這個作家夢,這就是細節。跟青春掛鉤的只有夢想,感情線應當作為暗線,最大的看點應該是陳文,劉榮,李靜的三人感情吧。但我看到的卻是從陳文淡淡的敘述著李亮和李靜實現了自己想做的事,lan還在堅持著音樂夢,盡管快樣不活自己了。這就是形式中的細節,披著愛情的偽裝,講的事夢想。
不管多長,路有多長,即使天寒地凍,窮途末路,也要等待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