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錄:
很多人也許會認為,比起輕浮地發言給人留下負面印象,什么都不說反而更保險。但如果只是因為怕第一次見面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保持沉默,無疑會降低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主動發言反而會給自己加分。
——松浦彌太郎《超越期待》
復述與感悟:
“沉默是金”“別瞎出風頭”等觀念深入人心,以至于許多人在人多的場合并不會主動發言,反而喜歡坐在角落當觀眾。
松浦彌太郎則認為,在明明有很多發言機會的場合一言不發,給人的印象一定是負面的。因為沉默不語,意味著喪失了一次讓他人了解自己的機會。
如果別人根本不了解我們,有工作機會或者合作機會時,怎么會想到我們呢。就像《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一書提出的那樣,如果你相信自己有價值,你怎么可以把它藏起來,不讓其他有需要的人知道呢?
除了無形中喪失許多機會,不積極參與發言還會降低他人對我們的評價,給他人留下負面的印象。
有機會發言時積極發言是如此重要,那是不是說明我們的發言要語驚四座,讓他人眼前一亮呢?
大可不必。
如果你有很多的想法,盡管說出口。如果沒有令人驚艷的看法也沒關系,把自己的感受真誠地表達出來即可。
行動指南:
1.在參與會議等人多的場合,除非主辦方安排好了位置,不然別坐到角落。
2.羅列有機會發言卻沉默不語的危害,以及積極主動發言的正面影響。不斷提醒自己,不發言,則等于不存在。
3.改變從點滴開始,下次參與會議時,不管自己的發言是否條理清晰有創意,定個小目標,先舉手發言。之后,再思考復盤如何讓自己的發言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