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少年
老子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現在看如意的事,未必就真隨心所愿。小學畢業全市聯考,我成績優異,數學97分,語文92分,全市獲得了好名次。初中時分班,就分到了38班。班主任是教數學的老老師,也是我叔叔,叫李老師。全家人都很滿意。可叔叔同時還兼任中學的會計,開學報名那幾周收費結賬異常忙亂。38班里的管理工作因此滯后。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座位分配。
剛開始來自各公社的同學們趕大早搶座位,想學習的都搶前面坐,為此出口成臟者有之,大打出手者有之。身體瘦小的我,不敢搶,只能坐在后排,身邊都是問題學生。除了沒開學習的竅,其他六竅全開了。課堂上惡作劇層出不窮,虐待同學有之,寫情書搞對象有之,甚至作弄老師的事也時有發生。
全班80多人,每當上課,老師在講臺上大聲講,同學在下面小聲說。這種狀況對我影響極其致命。在課堂上,我不但看不到黑板上的字,更聽不清老師講的話,甚至看不清講臺上的老師。有一次教英語的田老師隔著老遠幾次點我的名字,我死活沒聽到。
這不能怪我。那時我在座位上根本看不到她,更聽不到她說什么話。只能欣賞大家哄堂大笑。還是同學起哄才督促我站起來。田老師耐心地教我讀單詞,老師讀here,我跟讀海燕兒,老師再讀here,我又讀海爾。一個單詞領讀好幾遍,我都沒能正確發音。看著老師殷切的眼神慢慢失去光彩,直到徹底失望,我心里難過極了。我辜負了一位充滿愛心的的好老師。這樣的災難一直持續著,導致我依靠猜聽老師講課的聽講模式完全失效。叔叔的數學課因為聽不懂,也不由自主地在課堂上犯困。心里想估計離挨打也不遠了,但也無可奈何。
期中考試下來,成績一落千丈。當初叔叔把我分到他的班級,腸子都快悔青了,十分懷疑我小升初考試作了弊,要不怎么會這點兒學習能力。尤其英語考了23分,自上學以來從沒有考過這樣的分數。分數評出來,嚇得我直盜汗,提著心吊著膽,連著幾天怕被父母發現。然而期中考試緊跟著家長會,紙里包不住火,母親終于還是知道了。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沒有責罵。后來叔叔也就是李老師調我到中行第一排坐,才將中斷的學習續接上。但學習基礎已落下,只能亡羊補牢。尤其英語學習直到現在仍是短板。
期中考試光榮榜排第一名的是個女生,喚作李娜,從大同轉學回來一考走紅,據傳說字寫的大氣,堪稱書法。彼時中學的每個人都在傳頌,同學們齊聲夸贊,老師一致認可。仿佛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每次想到她考了第一名,就氣得我吃不下飯,睡不穩覺。兩年里時時懷恨在心,常常忿忿不平。那就是忌妒心在作怪。
初二下半年,走在校園里偶然聽到老師們議論,李娜發表文章了,編輯部來信信封就在辦公室玻璃窗口,收信人李娜,發件人作文導報編輯部。不一會兒,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整個校園都嚷嚷動了。李娜的名聲再一次風靡新營子中學。沒過幾天,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朗讀她的鉛字文章,我們在講臺下聽得羨慕得不得了。
初三開學,學生流失嚴重,自信中考不能優勝者,打工學藝自謀生路去了。學校面對學生人數腰斬的局面,適時組織39班并入38班,從此兩個班歷時兩年積累的競爭仇恨冰消瓦解,一個新集體走上了融合之路。小學時好多學習伙伴又回到了我的身邊。同學們在學習中成了好朋友,在友誼的小船上互相幫助也互相競爭。我和老搭檔王利東又成了同桌。郭書俊,于天亮、李東飛同時走進了我的生活。李娜依舊引人注意,不過不單純因為學習成績好,關鍵是長得漂亮脫俗。從周圍各式各樣的粉絲身上,可以嗅出空氣中別樣的味道。有很多人邁出了明戀的一步,開始傳遞情書。也有很多人不敢或是來不及表白,就進入暗戀的幻境。
很久,很久,李娜于我來說只是人名。我從沒有見過這個人。有一天,我問利東,誰是李娜?他用手指著說,后面三排和劉利芬同桌的便是。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見一個大女生,對,是“大女生”,當時就是這個感覺。可能當時我個子小的緣故,看她便覺得是個成人。也可能是縁于她形體上身長于下身的直觀印象。總之,我確信她比我年歲大。彼時我并沒看到她的臉,她把臉埋進胳膊,爬在課桌上睡大覺,我只看到仿佛粗筆勾勒的輪廓,大腦袋上翹著兩個呈“八”字方向的倔強的小辮。我想她應該是個頹廢懶惰的女生吧。此后每當下課,她都保持著這個造型,不肯改變。于是我更確信我的猜測。
初三面臨中考的壓力,學習很緊張,同時體育訓練強度也逐漸加大。每天早晨,體育老師帶著李娜陪跑,我們在后面跟著跑。體育老師運用標準的跑步姿勢,體態輕盈矯健,從內到外迸發出健康向上的元素。李娜則有些受累,身體稍胖,兩腿略粗,跑步時動作緩慢笨拙,跑兩圈就顯得很吃力。訓練時常常掉隊,不能堅持到最后。我心里暗想:原來她并沒有大家傳說的那樣優秀。至少體育科目百米短跑、立定跳遠和投擲鉛球是及格無望了。
她的體育成績過了好久都不見起色,而我的文學生涯卻迎來了轉機。俗話說得好,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我將寫作投稿拋到九霄云外之后,不料有一天卻喜從天降。我的詩歌發表了,正是那首《鷹》。咱終于也揚眉吐氣了。我的稿件錄用通知書也躺在那個光彩奪目的信封里,驕傲地在教師辦公室玻璃窗口向過往的老師同學們耀武揚威呢!我的手寫字也變成鉛字了。啊!真是高興啊!我跑著跳著三步并作兩步來到教師辦公室,可屋里屋外一個人也沒有,冷清地比我的心里溫度低何止十度。我拿著信封給身邊的同學看,可他們勉強笑笑根本不打算打開。只有利東打開信封從頭到尾看過,其實只有7、8行而已。卻沒有做任何評價。他為我拿出初三同學留言本上李娜寫的詩,正是那首影響我整個讀書生涯,拔高我人生追求的《驀然回首》。
彼時我第一次看到了她的字,確實賞心悅目,清新脫俗。利東寫字大處著眼,隨意勾連,一行一篇,整體感極強,凌厲的筆鋒力透紙背,是速記的筆法。瑞剛的字粗獷霸道,注重筆畫和字體結構,線條粗細明顯,下筆如運斤,撥四兩如舉千斤,一篇作業寫完,下一頁就不能再利用了,是工筆的手法。李娜的字絕不是大多數女生的弱柳扶風,而是另一種風格。心到意到,干凈利落。如東坡講“行云流水”,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清秀雋永,以柔克剛。字里行間梨花帶雨,嬌生百媚,卻又見層巒聳翠,上出重霄,堅韌不拔,無堅不摧。這樣的字全憑一已感覺,相由心生,字隨意動,順手拈來,妙趣橫生。
記得她曾對我說過,喜歡背著書包去旅行,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可是造化弄人,后來水窮處常有,接二連三,使她屢屢受挫,遂蜇居察右后旗不復進取,甚至坐看云起的心境也蕩然無存。后來寫就的字也終于章法謹嚴,流于世俗了。
不過雖如此,同倸已然望塵莫及。她的超越之處還在于文學,當時李娜是文藝才女,現摘錄《驀然回首》以饗讀者。
驀然回首
猛地回頭
才發現一串串腳印
從無知的童年走向少年
有過多少撒歡的笑
有過多少痛哭的淚
風雨后
星空依舊閃爍
總是在失去以后
才想在擁有
驀然回首
那天真
活潑的天真,已遠走
第一次讀到這樣的文字,我的心弦瞬時被撥動了,發生了共振。這首詩把花季雨季少男少女敏感脆弱的心理刻畫得細膩、雅致,又透出空靈。似有所指,卻無跡可尋。
這時候由于考試升學的壓力,大家開始意識到肩上的責任,家庭中,生活中,學習中,同學朋友中一些瑣事,也開始紛紛沖進我們的視野。彼時,我們漸漸啟動了自己的思考,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情感,寫下了不想同第二個人分享的秘密。
猛地回頭,是稚嫩的肩膀受到重壓時的條件反射;是從童年向少年蛻變中的必然動作;是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生活向多愁善感、心事重重地成長中的一次驚醒。一串串腳印串起一個個童年的小故事,晶瑩剔透,閃閃發光。曾經笑過,哭過,鬧過,親切地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好想伸手觸摸,卻什么也抓不到,空空如也。這時記憶的閘門卻狠狠地關閉了。
風雨后,我們學會了領悟。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世界多變,抓不住逝水流年。這時心靈雞湯告訴我們,世界不變的只有改變。但我們依舊執著,相信風雨后星空依舊閃爍;我們依舊執著,相信美好的向往,夢想的力量;我們依舊執著,相信彩虹、友情、榮譽和熱情。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挫折,我們都選擇比以前更堅強。可是青春還會有遺憾。所有的一切,擁有不懂得珍惜,失去卻追悔莫及。譬如童年,譬如伙伴,譬如母愛。總是在失去以后才想再擁有,道出了多少留戀,多少感傷,多少失落,多少成長的代價。
最后,詩人不經意間回首,將目光聚焦兒時的“天真”,來追憶人之初最本源的善良,來祭奠成長中打碎的玻璃杯,來歌頌距離心靈最近的品質。掩卷沉思,細細回味。一曲童年的悼歌,不知扣動了多少人的心弦,淚流滿面,不能自已。
“天真”在成人世界中是個十足的貶義詞,和幼稚同義,是用來罵人的。一則表現出罵人者滿臉的憤怒,二則可凸顯挨罵的人沒有成長起來的智商。但用在孩童世界則是形容孩子單純善良,誠實可愛。想到什么說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不用考慮別人怎么看。用不著偽裝,用不著矯飾,一切自由隨心。因而,這樣的天真絕對是活潑的天真,一點也不累。這樣的天真絕對是美好的天真,對誰都不設防。可惜,這個天真與生俱來,逐日而去。因為珍貴,失去才痛惜。天真隨著成長而去,從此身心剝離,心為形役,在精神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海德格爾說,人類詩意地生活在地球上!可能只是長長地一聲嘆息。我想說,但愿吧!
有一篇日記里寫道:我現在對文學有這樣的感覺,一方面,我覺得比李娜落伍了。她的感覺更趨于細膩,觀察更入微,善于捕捉瞬間微妙的感覺。讀她的《我與我的夢》,表現特別強烈。另一方面,我覺得我還具有我獨特的優勢。這種優勢還不怎么強烈。時有時無,忽隱忽現。我總弄不清,不過我還是保持自已的風格,自已強大些再吸收他人的手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