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是:競爭激烈,利潤低、教學理念落后,資本催生行業浮躁
一 總論
? ? 重點高校:希望能培養出研究生、博士。所以對于實踐并不重視,近幾年由于壓力所致,加強了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由于師資力量所限,并沒有能教實踐的老師,就程序員的高工資而言,實再沒必要做老師,而且學歷也不夠學校要求。因此也沒法很好的教實踐。
? ? ?同時,教授在學校期間教學工作理論不是重點,教授主要做科研,理論不和實踐相結合會非常空洞。
? ? 普通高校:其教學體系主要由重點高校培養。而且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所以會側重實踐,同時,理論也會教一點,同樣,他們呢也不太擅長理論。但實踐僅憑自身又教不好。
? ? ?因此,學校的學習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
? ? 培訓結構:只實踐,因為需要就業,沒時間培養理論。就業就行了,以后會怎么樣?看天嘍
二 培訓機構的特征
1 營銷驅動,高額收費
? ? ?營銷驅動,而非產品驅動
? ? ?營銷費占了整個花費的大頭,要花大力氣去進入學校,首先要和領導搞好關系,而后才能進入學校,進入學校后還要組織宣講,組織實訓,和學生搞好關系,和學生的班長搞好關系,而且由于培訓機構為數眾多,魚目混珠,造成學生對培訓機構非常反感。
? ? ?以招生的目的去刷樓,以招生的目的去做贊助。是非常low的做法。教育最好的宣傳方式難道不是口耳相傳嗎?如果沒有這些質量的保證,學生沒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機構怎么可能會有一個持續的發展。
? ? ? ?以招生的目的辦演講,通知學生必須參加。以光明正大之名,行茍且之事,豈不能招人反感。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到青島的宣講中,為期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一直以技術和互聯網為主,但當我最后提到培訓機構時,明顯的感到學生們有非常強烈的抗拒意愿,最后沒有一名學生加我的微信。
? ? ? 銷售人員素質底下,學歷基本在大專以下。但這些人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入口,離學生最近的人,這些人目標是生存,而非情懷。如果把培訓機構的命運交給這些人把持,后果不堪設想。?
? ? ? 在武漢的演講中,其校長短視而剛愎,其說辭強勢并充滿指責,“你們現在怎么這么的差,以后也會怎么怎么的差,你們需要來參加這個培訓”,做教育的人是否關心學生,是否有責任心,是否懂得如何尊重人,學生都會感受的到,學生不會喜歡一個負面、粗野的人。
? ? ? 而且該人沒有任何現代思維和營銷意識,也接受不了營銷運營知識,思維存在極大的局限性。舉個例子,將俞敏洪和暴發戶放到一起招生,到底誰能招到合格的生源。?
? ? ? 目前以營銷為導向的原因是價格太貴、培訓周期長、招生困難。
2 員工低端
? ? ?人才才是第一生產力 ?
? ? ?沒有高級人才的行業沒有發展潛力。
? ? ?最大的兩個機構:新東方和好未來,其創始人都是高學歷出身。
? ? ?據說業內高級講師年薪不會超過30w,而且很多講師事實上都是培訓機構出身,這樣的人員構成所組成的人員怎么可能教的好呢?據我所知,羅永浩在10多年前參加新東方就是因為新東方年薪過100W,但IT行業講師薪資居然是如此之低。
? ? 沒有豐厚的收入就沒法吸引NB的人才,沒有NB的人才,如何能保證教學質量呢?
? ? 教學一段時間后,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實際項目中會碰到非常多的坑,比如你的代碼規范是怎么樣的,你如何做測試,你發布的流程是怎么樣的,如何有效的做業務分離。不經過實際的項目,如何能夠進行有效的引導。感覺自己項目能力沒法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 ? 而且,教學方式也值得商榷,可以問下目前培訓機構的老師,有誰知道“翻轉課堂”?有誰知道基于“建構式”的教育模式?不僅僅是技術,教育其實還是個智力活,還是需要人才的加入的。
? ? ?但就我的感覺而言,學校的教學老師還都是非常有責任,非常有情懷的,沒有信仰的人是做不好教育的。
? ? ?人員整體素質的底下意味著行業的不景氣
3 生源低端
??
? ? ?營銷的低端導致了學生的低端,如果不是實在找不到工作,誰會來進行收費如此高額的培訓, 非常多的學生都是其它專業轉過來,或者是學的基礎很差的,生源的水平決定了他之后的發展。
? ? ?清華,北大為什么比較牛,因為他們的生源本身就是精英。?而我們老師在做培訓時,給學生講解for循環的時候居然要講解1個小時。? 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大部分學生技能并不突出,甚至幾年后轉行做了其它行業,那么費這么大力,這么多時間的培訓意義何在??
? ? ?生源的低端導致了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但是可能沒有任何作用。
? ? ? 我們也不必要求生源特別NB,只是要中等資質,起碼是科班出身的即可。比如像我這種人,非常希望能在這個行業做出一番事業,但學校并沒有提供這樣的渠道。
4 教學低端
? ? 試問有哪一個大牛是培訓出來的?
? ? 最重要的是自我驅動力
? ? 而且賣的是服務,而非產品,無法形成規模效應
? ? ?新東方的教學理念如下:?
? ? ? 簡單來說,他的核心并不是技能,而是勵志教育,說白了就是輸出價值觀。我之前也在新東方培訓過,培訓的的英語說實話現在早已忘記,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價值觀,學習的方法,做人做事的方法,這些直到今天還記憶猶新。
? ? ? 比如說了英語的學習方法,其實就是背課文,上過新東方的人都聽說過被新概念英語的事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去做了,我考研的時候背了13篇閱讀理解,只背了13篇,但我感覺再看英文文章已經一目了然了。
? ? ? 如果教育不能挖掘人性,不能讓人形成自驅力,而還是采取的傳統的一套說教的做法,那么教育還有什么意義呢?
? ? ? 新東方的教育內在精神,雖有所夸張,但說的是實話。價值觀、學習方法的輸出才是最重要的
學生心理
大學生從心理角度來講是迷茫的,沒有方向的,從應試教育的角度來看,從小就沒有任何一所學校會教導他們對方向的選擇。因此,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對未來的選擇是不確定的,除非找工作壓力特別大,否則很難會掏這個錢做培訓。簡單來說,對于大中專來說,做決策的人是自己,而自身又缺乏決策能力,所以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