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拆掉思維里的墻》命題/書名本身很不錯,很具有吸引力,我們常常會苦惱于思維的定勢而想尋求突破口,當你看到這本書時也許你會和我一樣認為它是寫如何突破思維定勢、思維局限,如何另辟蹊徑開啟新的思考方式。我想作者的本意也許是如此的,至少前面四章我認為作者的思想里對大多數當下一些讓人麻木了的卻又想掙脫的現象還是比較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但是往后里面作者的思想有些混亂了,又或者說作者遵從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學原理?
? ? ? ?總體而言,想拆掉思維里的墻,可能本書要讓讀者們失望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或者來理解),本書更多的屬于勵志性的一本書籍,書里涵蓋的更多是人生的哲理,作者的思想是積極向上的、樂觀的、感恩和緬懷的,從內容上看來作者主要表現的是不要循規蹈矩,結合實際情況去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也許會帶來預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與拆掉思維的墻這種理性的、邏輯性的內容我認為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下面來看看書中大體的內容吧。
? ? ? ?本書一共9章,我認為前四章(第1~4章)歸為前半部分,后五章(第5~9章)歸為后半部分。前半部內容從安全感、有趣與無趣、心智模型、成功學的角度來闡述如何突破那些常有的左右我們做正確決策的一些思維習慣,比較有內涵和深度;后半部分談了熱衷的事業、快樂的活法、幸福的選擇、成功的態度、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內容比較渙散,思想不聚焦,與拆掉思維里的墻沒多大的關連,基本上是勵志的言語,勵志的故事、方法對于我們而言并不陌生,我想這沒什么過多可以談的。主要來談談前半部分吧。
一、不做安全感的奴隸。
? ? ? ? 人們習慣于講求安全感,而安全感的獲得與房子、職業、愛等似乎都掛上了鉤。我們不停的追求更大、更舒適的房子,追求看起來能讓我們更有面子、更穩定、更好的職業,追求擁有理想、完美的愛人,我們被外在的這些面子工程的東西所綁架,只想更多的汲取,而對于給予、付出卻思考甚少,于是常常會被弄得疲憊不堪,有了則想更多,于是不停的疲于奔命,最后不知道自己終究要追尋的是什么,愈加的沒有安全感。
? ? ? ? 書中作者認為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內在的安全感,但是內心又迫切被需要,我們只好慢慢地轉向外界,尋求外部的寄托。這讓我們的自信完全被摧毀,恐懼開始滋生,因為我們內心的潛意識深深知道:外物是無法完全掌控的,而我們又無比依賴這些東西。這種想法讓我們活在雙重的煎熬當中:既不相信自己,又隨時害怕失去。我們終將被奴役,成為安全感的奴隸。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這些人,他們是房奴、職業安全感奴隸和愛奴。
? ? ? ?要想不做安全感的奴隸,作者提出了六招快速提升安全感的方法:1、小范圍地冒一冒險;在安全的環境下,小范圍地冒一冒險吧!這是一個對你那些“思維之墻”很好的試探,看看它們是不是只是看上去堅固,其實虛弱?2、遠離那些太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遠離那些讓你容易獲得安全感的事情!包括一對過于關心你的父母、一張可以任意刷的卡、一個不會犯錯的任務和一個養老般的工作,那會馴化你成為安全感奴隸!3、珍愛生命,遠離恐懼。4、做一個恐懼保險箱。5、做成功日志,你就成為牛人。6、面對恐懼,觸底反彈,當你找到內心最深的恐懼,把臉轉向它,準備作戰,恐懼就會煙消云散。
二、讓有趣的生命撲面而來。
? ? ? ? 當我們在說對一件事情或某樣東西不感興趣的時候,要問問自己是真的無趣還是不感興趣?作者認為,無趣之人,往往是無膽之人,而有趣之人,生命開始對你感興趣。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開始用“不感興趣”來搪塞時,生命也開始對他不感興趣了,這就是“有趣之人”心靈和物質都收獲多多,而“無趣之人”心靈和物質都貧乏的原因。我們要尋找那些不能夠被滿足的深層興趣,比如愛、成長、超越自己、快樂、助人、寧靜……它們會讓你幸福一輩子。
三、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
? ? ? ?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永遠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我們想看到的那一部分。作者認為,心智模式會決定我們的命運,如我們相信星座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我們會被星座里的觀點所局限難以突破其星座思維模型。我們按照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記憶,處理我們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在我們腦子里面構建一個自己的世界。我們為自己構建了一個世界,然后又反復強化,最終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構建的那樣。作者認為心智模式的智慧:找到那些我們內心世界中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找到那些不能突破的地方去接納。
? ? ? ?作者提出了關于心智模式的幾個觀點:1、心智模式是一套大腦內部程序;優秀的人有一整套優化得非常好的后臺程序,這些程序清晰、干凈,不占內存,直指目標。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程序,他們總會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在壓力下面有完全不同的心態,對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對同樣的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結論。人們總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其實優秀是一套心智模式。2、心態來源于心智模式;好壞心態的背后,是關于世界的不同假設而決定的,好壞心態的背后,是關于世界的不同假設而決定的,心智模式就是關于知識的知識,關于智慧的智慧。3、每一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4、心智模式無所謂對錯,只有是否有效之分。一切我們奉為真理的思維模式都會有其局限性,因而是否對我們有效才是最關鍵的。我們要破除無效的心智模式,進入我們自己所希望的人生。
四、 成功學不能學。
? ? ? 成功永遠是小概率事件,我們別被名人的成功故事忽悠了。作者認為成功學是傳奇還是歷史?我們用盡全力模仿的那些故事,有多少是真實的?我們突破思維里的墻,去分析成功故事背后的真實性以及成功背后的先決條件,我們在模仿他人成功路子的時候,首先要問問我們自己是否有這樣的條件,因為先決條件不一樣,當我們真正開始實踐,才發現很多東西是無法模仿的,這就是生活的邏輯。
? ? ? 作者提醒讀者:成功有風險,相信應謹慎。如成功學中,對成功的方式之一是堅持,但是堅持就一定能成功嗎?答案是否定的,堅持不等于成功,堅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棄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如果我們要成功,我們既需要勇于堅持,也需要勇于放棄。堅持或放棄都是達到目標背后價值的手段,看清楚你成功背后的東西才是最關鍵的。我們應堅持的是結果,放棄的是方式。如我們要修理一輛汽車,我們會只堅持用扳手,不用螺絲刀嗎?我們既可以用扳手,也可以用螺絲刀,關鍵是,目標是把車修好。當我們在苦苦地堅持的時候,要想明白這堅持背后,是在堅持結果,還只是在堅持方式?
? ? ? ?對成功我們應該要走自己的定義,作者認為成功的真正本義應該是:越走越近。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我們此刻的腳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成功的意義應該是發揮了自己的所長,盡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種無愧于心的收獲之樂,而不是為了虛榮心或金錢,它是一種成長,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 ? ? ? 在描述以上四點時,作者帶著辯證、分析、批判的眼光來突破思維的局限,找到合適我們個人成長、快樂、幸福的方式 ,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總體而言,本書算是中等,如果評分滿分是5分,我認為它值3.5分。
? ? ? ?這是在產房待產期間寫下的讀書筆記,可能會有些亂,但也為自己對讀書的堅持方式而感動。最后,我想用一句話來總結作者的通篇思想:讓未來以我們所期望的模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