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國人,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1955年4月18日去世。他一生提出了許多物理學重要的論據。如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他還提出了能量守恒方程,因此,海森堡就制造出了原子彈。還獲得了諾貝爾獎。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愛因斯坦的離世,愛因斯坦是1955年4月10日去世的,解剖他的醫生是托馬斯.哈維,他主要研究愛因斯坦的死因,因為,愛因斯坦的死因是全世界都關心的內容,經解剖后,托馬斯.哈維發現愛因斯坦是因為腹部的動脈瘤破裂而亡。但是,這位醫生經過思考之后,決定把愛因斯坦的大腦帶回家,再沒有經過任何審批和同意下,這位醫生就用鋸子把頭蓋骨鋸開,把大腦帶回了家。同樣,愛因斯坦的眼科醫生也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愛因斯坦的眼球拿走了。他們之所以拿走愛因斯坦的器官,就是因為,愛因斯坦在世界上都享有巨大的榮譽,所以,他們愿意鋌而走險,拿走愛因斯坦的器官。
我們再來往前推。
1919年,被認為是愛因斯坦的第二次誕生年,愛因斯坦是1879年出生的,1919年那一年,愛因斯坦40歲,為什么說是他的第二次誕生年呢?因為在1905年前后,他分別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其中,廣義相對論中提出了在太陽附近空間和光的扭曲,在1919年的全日食中驗證成功,所以說,1919年是愛因斯坦的第二次誕生年。
再往前推,就是愛因斯坦的出生和青少年了。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在德國呱呱墜地了,愛因斯坦其實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他從小成績就非常好,他也非常喜歡讀書,他一般都讀那些別人都看不懂的書,就比如一些哲學類的書,愛因斯坦讀的津津有味。但其實,愛因斯坦還對星星非常的向往,他說過,他一直想要弄清楚天上的星星,為什么能夠按照一定的軌道運行?所以說,他對物理學其實是非常感興趣的。
當愛因斯坦上學后,他其實非常喜歡挑戰老師,導致老師認為在教室內他沒有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尊重,愛因斯坦曾經考過蘇黎世工學院,但是失敗了。一名物理學教授邀請他,只要想聽他的課,就可以來聽,于是1896年,他成功進入了蘇黎世工學院。
這就是愛因斯坦的生平。
1879年出生,1896年考入蘇黎世工學院,1919年相對論時驗證成功,1955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