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年半前,加入人生第一個讀書會,樊登讀書會;
? ? 一年前,加入人生第一個寫作組織,樊北寫作營;
? ? 一天前,參加人生第一次線下活動,《可復制的聽書力》,主講人也正是寫作營的營長周航。這位年輕的領路者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條新的學習之路。
? ? 在參加樊北寫作營的這一年,是我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我從一個不閱讀者,不寫作者,轉變為積極閱讀者,寫作營積極分子,這對我這個臨近不惑之年的油膩男來說,著實不輕松。我用自己來印證了一個道理:改變是痛苦的,也是快樂的!
? ? 早八點半我第一個到達會場,發現營長和工作人員已經準備好了一切。
? ? ? 與我前后腳到達的還有年輕軍官@仕海和中文流利的瑞典博士,看來這場活動足夠給力,吸引了各形各色的人群,會場很快座無虛席。
? ? 營長正式開始今天的分享,可復制的聽書力。
? ? 這次分享分為三個部分,營長主題分享,實踐操練和互動交流。全程三個半小時,對大家的專注力,意志力和體力都是一個考驗。
? ? 主題分享環節,營長用自己精心打磨的聽書感悟,引領我們打開了一扇大門。
? ? 我們在聽書時,往往遇到這些困擾:
? ? 聽書聽了記不住……
? ? 聽書只能記住故事,記不住知識點……
? ? 聽懂了卻講不出來……
? ? 聽懂了卻無法形成知識體系……
原因:認知不夠、方法不對
解決方案:
1. 聽書認知升級
? ? 聽書的本質是學習行為,不可能輕松掌握,這一點尤為關鍵。很多人認為聽書有別于看書,只利用碎片時間進行,或者當做消遣。你這樣做本身并沒有錯,但是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增加談資,并不能讓你獲取作者期待傳達的知識,其效果也必然弱于用眼睛看書。
? ? 我們知道,視覺是人類的第一感官,聽覺獲取的信息量肯定不會比視覺多。你風輕云淡地聽一遍別人講書,能獲取多少知識?
? ? 我以為,聽書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給別人講出來,通過教授知識,達到自身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2. 抓住聽書脈絡
? ? 如果你對聽書這種學習方式的認知沒有升級,請不要開始這一步,因為它必然是痛苦和失敗的。
? ? 想要抓住聽書的脈絡,就需要繪制這個脈絡,思維導圖成為必要的技能。關于思維導圖的方法,在此不做細講,請自行學習。
? ? 我們只列出三點必須要掌握的,并加以運用即可,即坡道,方法,甜點。
? ? 什么是坡道?坡道就是講書人及作者,為了引出方法,所列出的事例。坡道就是WHY,就是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本書,它能解決什么問題。
? ? 什么是方法?方法就是原書的主體,其中包含眾多分論點。方法是HOW,就是作者要如何解決問題。這里需要著重說一點,那就是素讀,樸素的素,意思是不要加任何個人的觀點,要原汁原味地還原作者的寫作意圖。
? ? 什么是甜點?甜點是聽完整本書之后,你的大局觀產生了作用,對書中內容做一些概括或升華的部分。甜點是WHAT,是你用最簡短的話,甚至一個詞去歸納前面的內容。
3. 縫合知識體系
? ? 縫合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聽完書便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差異主要取決于原有知識體系的不同。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可能就是這個意思吧。
? ? 在營長教授完以上這些概念后,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頭霧水,無數個問號。于是實踐環節來了,我們一起聽了一集樊登講書《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我們需要使用剛才學會的方法,邊聽邊畫腦圖。
? ? 最后的半個小時,大家開始自由討論,我不一一贅述。比較熱烈的兩個焦點問題。
1. 我覺得聽書畫圖的方式,是不是形式主義呢?
2. 為什么樊登老師有些地方講得多,有些卻講得少?
? ? 我不想在這里說我的回答,你也許會有自己的答案吧!可復制聽書力,讓我們有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它屬于未來,所以爭論也是必然的。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到了分別的時間。讓我們帶著質疑和鼓勵,下次下次線下活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