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31日,學習寫作變現課也有9天了,明天將是2020年,用文字迎接新年到來吧!大家元旦節快樂!
當我跟著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在寫作學習的道路上飛奔的時候。
我發現,奔跑的速度太快了!有的東西囫圇吞棗了!我落下東西了!
是繼續跟著大部隊奔跑呢?還是停一停,把落下的不足,撿起來,再在后面慢慢跟著?
我選擇一步一個腳印。
我沒有寫過影評,在昨天的《綠皮車》影評作業中,我發現了不足,所以再做影評練習。
寫作能力就是在不斷地練習和改稿中提升的。
《綠皮書》影評(第二版)——HR熊老師
影片《綠皮書》講述了美國種族歧視矛盾日益尖銳的1962年里,一個黑人鋼琴家和一個白人司機,從紐約出發,在綠皮書的指引下,一路南下巡演,因膚色不同,受到當地有區別和不公正對待的故事。
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出來的電影,影片拍攝手法和表現方式都充分顯現出導演彼得.法雷里的經驗老到和技藝的駕輕就熟。
電影雖然表述的是種族歧視的不公正,但是觀影者沒有產生壓抑、憤懣、黑暗的負面情緒,相反感受到的是溫和、善良和希望!
影片表達的是人性向善的光輝會照耀人的心靈,終將迎來人人生而平等的明天。
01? 兩個道具的寓意。
影片里面使用了兩個道具,一個是綠皮書,一個幸運石。
綠皮書是種族歧視時期的產物,是黑人旅游允許黑人出入的餐廳和酒店介紹,是一本旅行指南。影片里白人司機托尼總是不耐煩地翻動這本書,或丟棄一邊,或拿來當寫家信的墊子。這也寓意了,不自由,不正義的種族歧視現象終將過去,成為歷史。
綠色的幸運石,是托尼撿到的,黑人鋼琴家唐.謝利要他還回去,被托尼固執地保留下來,說這是幸運石,會帶來好運。托尼總把幸運石放在他妻子的照片邊。就是在最后圣誕夜里冒著暴雪開車回家的路上,兩人都看著幸運石,保佑他們平安及時回家。
影片里為什么會有幸運石這個橋段?它寓意了什么?幸運石讓我想起了,在1963年的8月,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堂,面對25萬人演講了那篇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在吶喊:在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自由、平等、民主是人類追求的真理!
這是一枚幸運石,是一枚希望之石,是編劇、導演和演員在向1963年的馬丁路德金致敬!
02? 演員演繹細膩而生動。
白人痞子托尼是一個耍心眼、愛逞強、行事沖動、言行粗俗的酒吧混混。同時他又是愛家庭、守承諾的男人。
謝利擔心托尼要放棄這份司機工作,選擇其他工作時,許諾聘托尼為巡演經理,并且加薪。
托尼拒絕了加薪,他說這是之前說好的,他會一直干下去。
可以看出,托尼是一個有責任的男人,也可以看出托尼在與謝利的不斷摩擦和碰撞的相處中,逐漸放棄了狹隘的膚色歧視,實現了人與人之間平等交往。
黑人鋼琴家謝利,是一個孤獨、文雅、充滿才氣的博士。這一路上他都選擇了勇氣,勇敢面對南方巡演;對不能使用廁所敢于說不;對更衣室吃飯的不公正待遇敢于罷演。
同時他又是善良而脆弱的,他可以剛說完罷演,就可以為了托尼的金錢收入而改口:我可以參加晚上的演出,只要托尼你愿意。
托尼豪氣地對他說:我們走!
這是真正的友誼,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的友誼,在一路的相互照拂中,他們尊重彼此,愿意為了對方,放棄自己的堅持。
雨中,謝利脆弱而痛苦的嘶喊聲:如果我不夠黑,不夠白,不夠男人,那么告訴我,我是誰?
面對謝利的崩潰,托尼回答不出來,只能甩掉滿頭的雨水,拉著渾身濕透的謝利上車,只是樸素地知道,人淋雨要生病。
都是人,都是生而為人,為何要因膚色不同而被歧視?托尼回答不了。
03? 片尾歌詞:不要憂傷,明天一切會好起來。
托尼對謝利說了一句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么,問問你為自己做了什么?
高雅的謝利不吃炸雞,不聽黑人樂曲,融入不進黑人的圈子;謝利古典鋼琴曲彈得非常棒,但是不能在白人面前演奏,因為白人只是愿意把他看作演奏者,而不愿意看到黑人成為演奏家。
孤獨的謝利,終于勇敢地跨出了他的城堡,他要為自己做什么。
他快樂地吃了炸雞;在黑人酒吧里彈響了黑人很少聽到的古典鋼琴曲,華麗了在場的每個黑人的耳朵;他興致高昂地彈奏起黑人喜歡的樂曲,很多黑人在他的音樂聲中起舞。
回到紐約后,膽怯回避的謝利終于鼓足勇氣面向托尼的家人,真誠祝福:merry christmas!
他擁有了更多的朋友,有黑人,有白人,他不再是孤獨的謝利。
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付出你的責任心、你的勇氣,你會收獲到更甜蜜的愛情、更溫馨的親情和更真摯的友情!
相信人性本善,相信明天更美好!
這是一部溫暖的電影!
2019年,再見!
2020年,你好!
閱讀者新年快樂!同路者一起加油!
HR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