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時候,日子過得很慢,也很容易滿足,感受到歡樂。趴在電視前,可以一動不動地盯著看一個下午,尤其是自己喜歡看的武俠片,比如《少年包青天》、《春光燦爛豬八戒》或者《神雕俠侶》(古天樂版)等,津津有味。任時間流逝,屋外發生了什么,完全沒有自己所關心的,直到媽媽做好了飯菜,喊你“吃飯”的時候,才恍然發現一天就要過去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在慢慢長大,聽到的故事越來越多,去過的地方越來越遠,遇見的人也愈來愈廣,但快樂的事卻沒有相應的增加,相反的,各種煩惱總是如影隨形,接踵而至。就比如說,上學的時候,總覺得無聊、枯燥,認為它是一種折磨人的生活。畢業以后,感覺好日子就要來了,認為可以擺脫它,認為憑自己就可以闖出一番天地,認為可以想買什么就能買什么的時候,經過1年,也許是2、3年的工作之后,我們才恍然發現,原來上學是那么的輕松,既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也沒有被逼結婚的撕B與痛楚。并且我們最終發現,自己并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也沒有能實現雄心壯志的才華或背景,我們只是平凡的世界中更加平凡的一個人,僅僅的一個人而已......
這個時候,我們也許會在某個深夜里捫心自問,甚至為此輾轉反側: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是為了按照他人期待的那樣,工作、掙錢、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一直到死神到來的那一刻?還是想堅持自己的初衷,夢想著實現原來的目標?
有人說,不要和我談夢想,夢想值多少錢,還是給我談談怎樣能多掙點錢吧!
有人說,按照“二八定律”,能成就一番事業的終究是少數,所以人生看開點,要及時行樂。
也有人說,這年頭誰看你有夢想啊,別人只會看你買了幾套市中心的房子,我的夢想就是多買幾套房。
......
客觀地講,這些觀點都沒有錯。人活在世上,誰也離不開錢,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很多事情都很難去完成、去實現。但如果人生僅僅是為了錢,好像人生又缺少點什么,許多時候會多出幾分無力感,一些東西想抓卻又抓不住,就像是水中月、鏡中花,看著很美卻難以企及。我想,也許這便是每個人心中殘存的超脫于現實的志氣與浪漫吧。
每當這個時候,我的眼簾也會浮現出孔老夫子說過的一句話: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大概意思是說,吃飯和男女之事是人生兩個大的欲望。當今,我們應該稍微延伸一下,還有兩樣是我們比較想要的,那就是住房和車子。尤其是房地產最近十多年的迅猛發展,已經把有無自主住房變成了有產者與無產者的區別了。
可以說,當今社會,出身在一般家庭的大部分的我們,無時不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當我們為找一份好做工作而不得,當我們談了幾年的男/女朋友因現實而分手,當我們在城市工作多年而無真正的落腳之地,當生了孩子而為奶粉錢發愁的時候,是否仍有人真正的體諒著你,溫暖著你呢?
那么,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
假設一下,我們工作了三十年,等到退休的那一刻剛好還完房貸,驀然回首,為有了一套房而沾沾自喜,還是會木然地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當你把孩子培養成才,等到他離家結婚的時候,你是為他感到驕傲,還是有一種分別的戚戚感......
佛家說,眾生皆苦,也許人這一生注定就要起起伏伏,跌跌撞撞。無論你身處何方,目前在做什么,我想說給你的是,也許昨天很冷,今天也很冷,但明天會很溫暖。往往很多人都死在今天晚上,為什么呢?就因為他們不相信還有明天,就因為他們不相信明天是溫暖的,所以他們放棄,放棄當然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因此做什么事都不要輕言放棄,記住:貴在堅持。
所以,人活著就是一個堅持的過程,無論是為理想,還是為金錢,我們都應該為之努力。當然,在追尋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要迷失了自己,成為身外之物的奴隸。
PS:說說你的現狀,除了錢,有沒有更好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