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晚才開始接觸萌芽,也很少再像之前耐心地閱讀。偶然一次在圖書館翻萌芽,翻到一篇文字,我開始沉迷,看到最后才發現是連載小說,于是,我記住了作者的名字八月長安。
我懷疑我們是不是同齡人,她筆下的世界和人物特別親切,進入她描寫的世界,我發現自己的回憶洶涌而至,我以為自己已經忘了。
《最好的我們》是我最近讀到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情節我看到后面幾乎都快忘光了,因為我的記憶一直在涌現,替代小說的情節;而那些陌生而熟悉的臉替代了小說中的角色。我艱難地在過去的時光和書里的世界之間跋涉,有時候哭,有時候笑,就像看一部電影。非常羨慕坐在一起耿耿和余淮之間的耿耿于懷,而我的同桌們已經被時光淹沒,面目模糊,我好像忘了他們,又似乎沒忘,不同時期的記憶攪成一鍋粥,分不清彼此。書中“最好的時光”是張平老師對高中的概括,這五個字觸動了我,然而在最好的時光里,我沒有能力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在熟悉的詞語一個個從書里往外蹦的時候,我的記憶腦回路像是被打通了,一遍遍地循環,幾乎沒辦法接著看下去。當書里寫到發新書時,大家選擇封面完整的書,我幾乎抑制不住地笑了,因為長得矮占了便宜,一直都是我挑書,而坐在最后面的同學只能哀嘆。
我在班上是比較頑劣而倒霉的人,因為上課吃辣條、聊天,嗑瓜子、下五子棋、發呆屢屢地被發現,被老師請上講臺做題。最夸張的一次是無聊時掰量角器,掰碎了,量角器的一部分還捏在我手上,另一部分像暗器一樣飛向講臺,事后并沒有出現什么事故,然而老師認為我在挑釁他,因此每堂美術課都是我的受難日,這是我唯一認真上的課。
我沒有榮幸像耿耿一樣,找到一個幫助自己學習、成長,給自己講題的同桌余淮,不但前途有了方向,而且還找著了對象。我只是迷茫而被動地向前走,被學霸和老師碾壓,同桌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有一次因為跟同桌爭論一道題,聲音太大,蓋過了老師的聲音被粗暴地請到后面站,不幸被家長目睹。還有一次同桌站在高處朝我扔石子,我在操場追了他五圈,報復回來之后滿意而歸。然而最終因為我們成績下降,明顯顯示彼此互害屬性被老師強行拆開,我記得我居然反抗老師,還哭了,當時比較膽兒大,不像現在這么慫,而害我傷感的同桌我已經忘了是誰。還有一次走了狗屎運,跟班里長得最好看的男孩坐同桌,而他表里不一的作為和他強大的后宮團對我進行的明槍暗箭,讓我不止一次哭喊著求老師換座位,然而老師好像跟我杠上了,他成為了我整個初中坐在一起最長時間的同桌,我們已經熟悉到一言不合就動腿,有一次他沒聽課,被老師挑中答題,他詢問我,我不懷好意地說選A
,其實那是一道主觀題,每一次來之不易的傷害他的機會,我都不會錯過。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自己的中學除了重復做題之外沒有什么可回憶的了然而,經過這本書卻蹦出來這么多,多到我腦回路不停地發出滋滋聲。那時候,看多了電視會以為情節像電視里的情節一樣,大家彼此沒有忘記,一直聯系著偉大的友誼,甚至可以找到合適的對象。而現實就像大海,任何東西扔進去雖然會攪起波瀾,但最終不驚,歸于平靜,似乎什么也沒有發生。我和同桌的故事結束于傾盆大雨中的高考,我們散落天涯。我比我想象的還要冷酷,之前英語課老師教我們征服這個詞,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而我卻是我來了,我遇見,我離開。我馬不停蹄地向前走,自以為把這些舊人舊事甩在身后,可是當看到八月長安的書,我恍然大悟,他們都實實在在存在過,存在我腦倉庫里。我中學時雖然干了不少傻事,然而我卻放肆地玩玩鬧鬧,真心沒有任何遺憾和不甘,連我的丟人都讓我覺得光榮,在《最好的我們》里,我做了一場關于過去的夢,驗證自己夠本的過去,倍兒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