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聽了春楠老師分享的“整理一下自己與金錢的關系”,我有一些感觸也來回顧一下自己與錢的關系。
我從小的生活環境,我感覺比上不總比下有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我很好,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我的需求是能夠滿足的,再加上家里我有個精明的媽媽,會理財,所以爸爸工資不高的情況下,媽媽把家里的財務治理的井井有條。而我與金錢的關系最初有點像我奶奶,對錢對數字都不敏感,和同學一起出去買衣服,別人一下就可以算到什么比較優惠的折扣,而我總是搞不清楚。工作差不多十年,前八年每次發工資我都沒有去具體看的概念,都是媽媽幫我在思考存定期幾年比較劃算,幫我存起來,媽媽也幫我買了保險,那時的我對錢的概念很模糊,沒有意識去考慮錢要怎么規劃,但是家人勤儉節約的觀念我還是有的。
近二年我與金錢的關系是極沒有安全感的,我成家了,我與老公的性格從認識到結婚花了很長時間去磨合,到現在雖然好些,但是并沒有像有的夫妻那樣,財產是放一起的,也沒有像春楠老師的小家庭那樣共同去理財,我們都是各搞各的,目前家里的開支也還好,水費、電費、物業費都是老公出,我只用負責買菜和我自己的這塊,寶寶的費用目前大部分是老公出,我出小部分,這個階段我通過要自己過日子,通過學習,知道錢的花費是需要規劃的,再加上自己出來住了,不在媽媽的眼皮底下,一開始我很開心,我覺得我的很多欲望不用受媽媽的限制,結婚以來,我每個月給自己增添衣物和彩妝護膚等花的錢,已經超出了我每月工資的大部分,甚至還有超出全部工資的時候,我現在夠用其實是在吃老本,所以知道這個真相后,我心里對錢是沒有安全感的,可是我的欲望無法控制,這個時候我發覺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我小時候對物質有種匱乏感,我總是怕花錢而不去買自己真的很喜歡的東西,現在沒有家人的束縛,自己卻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了。
我有時會想萬一今后一個人過了,我的錢能夠用嗎?我媽媽這么精明的人,在她的經歷中也被親戚騙過20萬,媽媽的親哥哥也因為外公走后,對錢這塊的問題有所懷疑,和媽媽大鬧矛盾,懷疑和污蔑媽媽拿走了外公的錢,親兄妹因為錢已斷決關系,所以看到這些后,我對錢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有這種驅動力讓我從一個對錢沒有概念的人去加強學習對錢的管理。
在我的印象中,我也沒有自己拿出錢讓自己旅游放松,我以前覺得把錢花在旅游上太劃不來了,現在不這么認為了,我希望我通過學會管理錢,讓自己能夠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也能為家人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