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豐徐徐
早晨上學(xué)快遲到了,剛上幼兒園的兒子跟我討價還價,想要再玩五分鐘。我回他,“時間不等人啊”。這時,兒子突然哇哇大哭,一邊哭還一邊說:“媽媽騙人,時間就在那里,你讓它等等我。”
我對此哭笑不得地解釋道:“時間每時每刻都在拼命奔跑,它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是不會等任何人的。”
說完這句話后,我不禁問起自己來:時間真的是公平的嗎?為什么有的人可以活很久,有的人卻只能短暫地停留?為什么當(dāng)我們遭遇痛苦、困難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慢,而當(dāng)我們幸福、快樂的時候,時間又總會稍縱即逝呢?
有人說,余生很長,我們慢慢來過;又有人說,每說一次再見,就是死去一點(diǎn)。
時間太神秘,又變化莫測,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它。那么,到底來如何對待時間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看到這本《時間的禮物》,我才有所感悟。從來沒有一本書,一個禮物能讓我感到如此厚重。
《時間的禮物》是一部很短的小說,短到你只需花半個小時就可以讀完;它又是一部很長的小說,長到你需要用一生去感受。
作者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一位擅長寫暖心小說的超人氣作家。既之前的暖心三部曲《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人生清單》之后,弗雷德里克不負(fù)眾望,筆下的這本《時間的清單》再次讓讀者熱淚盈眶。
這是一部特別的小說,作者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一個男子過往的一生。在整部小說里,作者筆觸冷靜、平緩,沒有用任何一個煽動情緒的詞語,卻能瞬間暖到讀者的心窩。這短短的55頁的文字,讓讀者緊跟著作者一起去經(jīng)歷了幸福、遺憾、失望、知足與悔悟。
《時間的禮物》講述的是這么一個故事。一個事業(yè)有成,婚姻失敗的男人,卻因?yàn)橐粋€即將離世的5歲小女孩,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一生。
他年輕的時候,把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辜負(fù)了自己兒子一個又一個“門口臺階”上的等待,錯過了妻子一次又一次翹首地期盼。他認(rèn)為自己不同于普通人,他給社會創(chuàng)造了價值,留下了財富,人們應(yīng)該感激他,妻子和兒子應(yīng)該為他驕傲。
可是,他錯了。他并沒有把時間花在家人身上。所以,對于家人,他什么都得不到。
這讓我想到之前刷爆朋友圈的那篇《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孩子的第一次笑、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張嘴叫爸爸的時候,你在哪里?孩子難過、開心和想你分享的時候,你在哪里?
你總是以忙碌為借口,可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就是永遠(yuǎn)錯過了,沒有重頭來過的機(jī)會了,因?yàn)楹⒆右呀?jīng)悄悄長大了。
雖然,故事中的男子看到那個小女孩之后,開始悔悟了,他決定用自己的一生去換小女孩的一生。但是,對于他自己的家人來說,他從來就不曾存在過。
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會回報,對人,對時間均是如此。不要試圖去尋找時間的規(guī)律,它的長短,在于你自己如何對待它。所以,哪怕只擁有一天、一分、一秒,我們都要格外珍惜它。
所幸我們及時看到這本《時間的禮物》,一切都還不太晚。“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重要的是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好好生活,好好愛家人,時刻感謝時間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