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閑人一個,史書沒少讀 ?但也沒讀多少。
最近總是在網絡上看到一些歷史方面的文章,看里面的評論,也是人云亦云,為黑而黑。也有吹噓不絕者。
那就寫一點自己的見解吧。
兩個短命王朝-秦、隋。
秦二世而亡,隋亦二世而亡。
秦在大一統之后,車同軌 ?書同文,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有焚書坑儒等被世人所唾棄的行為。二世而亡,被很多人認為是刑罰苛刻 ?勞役繁重,典型的官逼民反。
而我認為則是 ?始皇帝之所以偉大,是有著超越當時人的思維方式。郡縣制,大大的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但是由延續了很多年的分封制變為郡縣制,必定會觸碰到絕大多數貴族集團的既得利益。漢朝時,仍然延續了分封制,同時輔以郡縣制,即便如此,仍然還是有七王之亂的發生。那么時間在推回到秦朝的時期,想必郡縣制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思維模式。天下大亂亦是必然。只是二世胡亥與趙高等人的胡作非為,加速了天下大亂的進程。除了陳勝吳廣這些個農民起義者,所余之人兼是舊貴族集團,或許有人說是有滅國之恨等等原因,我還是認為,郡縣制才是天下大亂的根本。愚見,諸君一笑而過。
隋,亦二世而亡。但楊堅的開皇盛世亦是不可磨滅的功績,相比于秦始皇的苛政,楊堅就做的太完美了。
那么隋的二世而亡是為什么?很多人會說,是因為隋煬帝的好大喜功,巡幸江都,三征高句麗及開鑿運河等等原因。我覺得其根本原因和始皇帝還是如初一轍的。
都是打破了多年的傳統及門閥世族的固定思維模式。
始皇帝加強中央集權搞了郡縣制,隋煬帝開科舉,娶了南方世族女子為皇后,這些都是觸碰到了這些貴族集團的利益。所以必定會有人揭竿而起。
門閥世族多年把持朝政,其中之利弊煬帝很是清楚,關隴貴族集團也壓根兒沒有把皇帝放在眼里,在關隴貴族集團的眼中,皇帝都是為他們這個集團代言的,給我利益好處,我們便認你為皇帝,如若不然,那么就換個皇帝。
所以煬帝開科舉 ?選取寒門子弟,娶南方女子立為皇后便是為了抵抗和反制關隴貴族,隋末,煬帝便住在江都不回北方,原因亦是如此。
總結起來,就是改革的步子邁得太大。不懂得循序漸進。這兩個短命王朝都是如此。
一點愚見,諸君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