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個經歷,和一位朋友,進行了一場關于溝通的溝通。我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事情,在發生的當下,各自在用各自熟悉的方式去應對。而后,我們彼此分享,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所思所想。這種關于溝通的溝通,如同剝開洋蔥,一層層地碰撞,去看到彼此在這個過程中,夾裹的情緒,一剎那飄忽而過的失落,或是一閃念的想法。一一地,都呈現于舞臺前方,如同燈光,一點點去照見這個過程中,潛伏于每一個幽暗角落的起心動念。此前也有過類似的溝通,但不像這次,溝通地很徹底,也溝通了很多內容。神奇的點在于,對方的坦誠和詢問,往往能引發更多一點的討論和反思,就好像那些層層包裹起來的心思,感受到真誠、接納和好奇的態度,會一點點去呈現。其中有一個自己的心思和情緒,我自己感受和看到了,但覺得說給對方,會傷到對方,于是選擇沉默。也以為既然自己已經看見,好像就足夠了,可以自己去消化。而后,對方也將話題引到這個點。于是,忐忑著,說了出來。卻沒想到,最后落腳的,是對這段關系的重視,以及,意外地,給了對方力量。心中感受到一份輕盈,原來,此前自己看見了,并不是最終的救贖。原來,心中的這最隱秘的一點小心思,也是期待看見和回應。原來,鏡映和聯結的力量,如此神奇。關系,果真是我們最原初的陽光雨露。
加了未名工作室的讀詩群,早晨,有人在群里仍了一首詩,言辭甚美,言語曉暢,卻充滿節奏感。
最愛這句:我還是那么喜歡你,柳動蟬鳴,日落潮汐,不能自已。
一個師妹說,隨著個人體驗的深入,一些重要的個人議題得以松動甚至解決,她好像越來越能欣賞詩詞歌賦,音樂舞蹈。這段時間,亦有同感。藝術的東西,是人類情感的濃縮表達,每個人或多或少,其實都有天然的感知力,只是蒙塵。當自己內心得以騰空一些,與這些美好,便能聯結上。
看到辭藻美好的詩,就想手抄。當筆尖在紙張上面劃動,一撇一捺之間,好像和詩中的情感,更近了一步。就像喜歡光腳踏在地上,喜歡雙手感受風兒,喜歡親耳聆聽到潺潺流水。真實的碰觸,有一種無法替代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