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來也在想要不要寫舒適圈這個主題,正好剛看到一個簡友的文章說走出舒適圈。
其實我本來也覺得走出舒適圈挺對的,就逼自己一把嘛,凡事給自己一個機(jī)會。就像金凱瑞的一部電影Yes Man, ( hmmm以下幾段是突然想寫進(jìn)來的電影情節(jié),寫得有點亂,畢竟本來沒想寫這么詳細(xì) haha,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男主的社恐我真的太有共鳴了,不過好在我還沒他那么...極端...)
男主一開始是拒絕所有事情,拒絕朋友的邀約,推辭聚會,拒絕見前妻,拒絕客戶的貸款申請。朋友約他出門,他說有事,問他什么事,他說就是有事。朋友說我看見你在商店里了,他還堅持不承認(rèn)那是自己,說你看錯了,不是我,只是一個和我長得很像的人。最后他還是跟著朋友去了聚會。
有一次他答應(yīng)了去朋友的訂婚派對,但是他沒有出現(xiàn)。派對結(jié)束之后朋友給他打電話,他在看電視,不想接,朋友就直接找上他家問他為什么不接電話,他說手機(jī)找不到了,但是鈴聲響起之后,手機(jī)就在他兜里。朋友又問為什么不去他這么重要的派對,他說真對不起我忘記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不想去。
“你甚至不知道我的新娘姓什么。”
“她其實不喜歡我的朋友,于是我拼命想找個理由讓她喜歡你,結(jié)果你知道嗎,我一個也想不出來。”
“我告訴你,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后肯定是孤家寡人!”
朋友憤怒地離開了。
后來他參加了一個關(guān)于yes的講座,因為在全場觀眾的注視和見證下他和主講人約定以后只說yes不說no。散場之后,他遇到一個流浪漢想要搭他的車上山,他本來想拒絕,但是朋友幫他應(yīng)下了。在車上,流浪漢想要借用他的手機(jī),事情既然開了頭,那就把yes說下去。于是流浪漢打電話暢聊了一路,手機(jī)電量耗盡了,下車的時候,還問能不能給他點錢,不要問,問就是yes。他把身上所有的現(xiàn)金都給了流浪漢。他調(diào)頭準(zhǔn)備回家,這時候車子沒油了,他只好自己拎著油罐下山去找加油站。這一系列的yes,讓他在加油站遇到了心動的女孩,也有了一個坐摩托車的體驗。
就因為講座上的一個承諾,他對所有事情說yes,他不再拒絕任何人任何事,他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做以前不想也不敢做的事情,得到以前的他永遠(yuǎn)也沒機(jī)會得到的晉升。雖然這個故事最后告訴我們的是,不要像他一樣無腦地對一切說yes,而是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不要害怕嘗試,也不要不敢拒絕。(好了劇情到這里)
所以為什么說我也覺得應(yīng)該去嘗試新事物,換一種方式生活,因為這確實能給生活帶來很多機(jī)會。但是說回來舒適圈,如果我們走出現(xiàn)在的舒適圈,進(jìn)入到另一個新的圈子,剛開始可能不習(xí)慣,可能很累,而且需要很努力才能融入,但是其實,這里有兩種情況:第一,雖然很累,但我其實在享受這個很累的過程,因為離開一個生活了很久很舒適的圈子突然進(jìn)入另一個圈子會不適應(yīng),但是這是我主動選擇的,我樂意做這件事;第二,時間久了,適應(yīng)了,這變成了我第二個舒適圈。所以這樣看來,無論哪種情況,我還是在一個讓自己舒適的狀態(tài),并沒有走出去。那什么才是走出舒適圈?
其實今天發(fā)生了一個事,也是讓我開始對舒適圈這個事情重新思考。我嘗試走出舒適圈,但是當(dāng)我踏入另一個圈子,我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就是格格不入,我不能融入,我也不想努力融入,我根本就是抗拒的。我們鼓勵積極嘗試舒適圈外的新圈子,但是當(dāng)你嘗試過之后,你內(nèi)心根本就在說no,那你還要繼續(xù)留在那里嗎?留在哪里,你就是走出了舒適圈,離開那里,你不過是找到了另一個舒適圈。
我愿意一直待在舒適圈。